移居的生命教育—身分


3018 期(2022 年 6 月 26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移居者要面對的問題不僅是生存,更是身分,即我是誰?後者問題通常都不是移居者即時會考慮,但當生活安定後和下一代成長時,身分可能比生存更重要,因為身分牽涉一個人的安身立命。

  我沒有太多接觸新移居香港者的經驗,他們有從國內、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而來。政府、僱主、學校老師、社區社工、宗教團體等如何協助他們從昔日身分到新身分建立的過程。其中包括昔日身分是否容許他們放棄或修訂昔日身分?新身分是否歡迎他們融入新身分?甚麼可以放棄、甚麼可以修訂、如何融入?這些都不是容易解答的課題。對母語的堅持就是一例。

  近日,我有機會跟一些移居英國生活的家庭傾談。其中,我指出英國和歐陸跟美加不同之處是前者不是移民社會。所以,前者期待移居者融入和適應他們的新身分;後者是移民社會,移居者會被鼓勵保存其本有文化,甚至發揮其文化對社會的貢獻。當在英國和歐陸的移居父母不明白這分別,反處處期望,甚至要求其子女學習和保留香港人文化時,我們可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張力。從神學的例子,美加可以發展出亞裔美國人神學、拉丁裔美國人神學,但英國和歐陸卻沒有。

  生命教育傾向從個人層面認識身分(我是誰),但移居者經驗向我們說,我是誰從來是一個羣體身分,不是個人議題。又當我們習慣從國族或族羣身分認識我是誰時(中國人、上海人、香港人),移居者經驗卻指出這身分轉變時可能遇上的張力。因此,我們有其他途徑協助移居者建立其身分呢!宗教是一個可能。例如,穆斯林信仰為移居者提供一個可超越族羣身分,使移居者在新地方不因昔日和今日身分轉變而可能迷失。同樣,基督宗教也是一個可能,它為移居者在身分含糊時仍有安身立命的可能。但當宗教變得排他性時,它就失去這功能。這宗教角色可以從社會學解釋,但我會從生命教育解釋。正因這是生命教育,重點不是移居者之間的認同,而是他們各人生命的適應與成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華人教會剪影】

【解開情意結】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