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北美第二波


2970 期(2021 年 7 月 25 日)
◎ 福傳中華踏腳石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倫敦傳道會無疑是福傳中華的先鋒,由一八零四年接納馬禮遜為宣教士開始,就一直持續為此投入了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由於工場前線概況的報道,宣教士的書信推廣及他們回國述職的現身見證;倫敦傳道會也是感染更多歐美教會參與福傳中華的重要觸媒。

  踏入十九世紀,在歐美列強爭相競往全球各地,擴張各自勢力的背景下,世界局面在急速改觀。這時北美及歐洲的教會亦呈現了奮興浪潮,於是更多教會相繼組織傳道會,促成普世宣教事工翻起壯闊的波瀾。這其中包括隨着倫敦傳道會的足迹,開展福傳中華的努力。

  當初出於克理威廉的創新倡議,觸發起歐洲教會的宣教浪潮:英國產生了「浸信傳道會」(1792)和「倫敦傳道會」(1795);歐陸產生了「荷蘭傳道會」(1797)。這些都是基督新教的最早「差會」。浸信傳道會的教士最早翻譯出版全部中文聖經;倫敦傳道會的教士最早踏足中華國土。荷蘭傳道會在一八二六年首次派出教士來華;由這年開始,倫敦傳道會的恆河外方教士才開始迎來其他差會的同道。

  英國在北美洲的殖民地於一七七六年成功獨立,建立美國。此前不久,北美的教會呈現一場「大覺醒」(Great Awakening),為教會鋪下健壯的動力。這股活力氣息在建國之後繼續發酵,包括陸續成立差會,開展普世宣教。

  公理會在一八一零年成立美國首個差會,一八三零年開始派出教士來華。浸信會在一八一四年成立差會,一八三三年在泰國開展華僑事工。隨後幾年,相繼有美國聖公會教士在巴達維亞的華人中服事,以及美國長老會教士在星加坡的華人中服事。

  若果以倫敦傳道會的起動作為基督新教福傳中華第一波的話,則其透過「恆河外方」企劃單獨奮鬥二十年之後,才迎來第二波同路人響應。這第二波由歐陸教會起動,卻主要來自立國不久的美國教會。新建的美國,朝氣勃勃,人才濟濟;為福傳中華注入強大的動力及資源。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