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行小路


2959 期(2021 年 5 月 9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長知識了,學到一個新詞𢑥,叫做「破林」,意指除去雜草,在郊野另闢一條蹊徑。

   是譚Sir——一位退休的中學老師——告訴和示範給我看的。上月初,趁着清明時節的「氣清景明」,我伴隨幾位年輕人,跟他登上港島東的柏架山。譚Sir酷愛此山,由於毗鄰他的住處杏花邨,所以每週總會上山繞幾個圈。 

  當日,我們從柴灣站出發,先往國殤墳場憑弔,然後橫過猛鬼橋,走進水管路,轉入橫山徑,坐在蘑菇石,凝視一塊一面看像猿人、另一面看則像恐龍的石頭。最難忘的莫過於探進「掃把洞」,一個由日軍在二戰時挖掘的軍事隧道。這條黑漆漆的洞約長三十多米,必須彎着身子過。走進其中,彷如置身另一個世界,洞內溫度驟降了起碼十度,假如沒有自備燈光,伸手也不見五指。我們做了連譚Sir從前也沒做過的事,俯伏下來,胸膛貼着地上的沙,從地洞窄口的一端爬出來。 

  跟譚Sir行山,最大的學習有三:一、人老了,精力依然可以好過十八、廿二。譚Sir健步如飛,一攀石級即時拋離大伙兒,我們累得雙手叉腰,他卻不喘一點氣。他說:「退休後時間充裕,多了行山,身體才這樣好。」體魄,原來年過六十仍可鍛鍊得來,絕非年輕人的專利;二、不妨好好認識一條山徑,作個嚮導領人一遊。在柏架山上,譚Sir肯定是識途老馬,懂得東鑽鑽、西探探,指引你的眼球投向一塊又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引領你的步履踏足一個又一個歷史遺址。試想想,假如我們各人都有一條自家炮製的研習徑,或從人文歷史、或從生態關懷,我們不是更會喜愛自己所住的地方嗎?三、大路以外,其實還有許多小路可走。跟譚Sir行山,你可以領頭,但勸你還是別走得太前。「轉入這條路才對!」好幾次了,我們明明以為直行的路,他卻忽然從後大喊——「破林」而行,旅程變得驚喜處處。

  人生也不過如此罷了,就如詩人Robert Frost在The Road Not Taken一首小詩最後一句所言:「黃樹林裏有兩條岔路,而我——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