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反思牧養契機
 善用網絡接觸非會友


2911 期(2020 年 6 月 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教會及基督教機構面對重重危機,但同時卻在牧養上帶來不少契機。神召神學院於五月十八日,透過Zoom應用程式舉辦「在疫境中的牧養契機」講座,各牧者分享疫情下的反思,以及如何把握機會進行牧養工作。

  鄧達榮牧師指,疫情下教會崇拜和活動停滯,教會學懂牧養也要隨疫情變化,必要時採取適切行動。他又形容今次疫情衝擊過去安定的結構性教會生活,值得教牧思考日後如何調節活動內容和舉辦時間,同時重整教會觀及教會本質。

  第二,不少人在過去數月居家工作,他發現同工留在家中依舊能完成工作,甚至在網上進行牧養支援事工。他認為,尤其重視行政體制的教會可反思,日後在特定情況下容許彈性上班,有別於以往強制管理員工上班時間。第三,主日學課程因疫情取消,部分教會改以網上錄像形式上課,由於非信徒也能參與,故上課人數比實體主日學更多。他稱,隨着電子技術愈來愈成熟,跨越空間限制的學習模式或成趨勢,相信這是神學教育將面對的課題。

  最後,疫情下難以共聚和施行聖餐,惟他分享教牧同工曾試過上門探訪會友和送餐,除了祈禱和傾談外,更在不違反限聚令下,邀請鄰居信徒一起領受聖餐。他直言,會友未試過以小組形式領聖餐,他們反映過程中感受到團契的契合和親切感,也感受到基督的臨在。

  梁宇生牧師則分享疫情下教會的牧養方式,為保障會友健康,教會決定採取「虛擬聖餐」模式,同工在直播崇拜時帶領聖餐儀式,會友在家以心領受。他又留意到,網上崇拜令更多人認識信仰,除了會友外,部分沒有恆常聚會的基督徒也參與崇拜,變相因疫情緣故,反而認識更多平日未能接觸的羣體。他分享,有部分曾參與網上崇拜的非會友,嘗試在影片中一起祈禱和敬拜,已承諾疫情過後會返教會。

  此外,他表示同工平日主要進行探訪工作,疫情下因要處理網上崇拜及聚會,購買了不少拍攝器材,同工也因此鑽研了拍攝剪接等技巧,增值自己。早前教會亦向街坊派發口罩,過程中接觸了不少區內長者,得知他們因疫情感到憂心忡忡,甚至不敢出門,同工也把握機會開解其心靈和代禱。

  王生堅博士回應指,教會一向採取定時、定點、定人的牧養模式,因此若會眾缺席聚會,將錯過該次講道信息。他建議教會反思疫情契機,善用網絡平台錄製禱告或講道信息,讓弟兄姊妹甚至非會友,也能在網絡上重溫。他又指,教會多重視同工的教導和牧養能力,卻忽略了攝影、平面設計、配音、剪接在現今世代的重要性,故同工也應熟悉多媒體技能。另外,他建議教會開發手機應用程式,讓會友可即時接收教會資訊,即使缺席崇拜也可得知教會最新消息;至於「疫」境下,不少會眾面對極大精神壓力、失業或婚姻問題,同工應多以電話關心肢體軟弱者,展示關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我們這一家】

【教關愛心行動】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