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朝聖的人生旅途,活出與主同行的喜樂?


2865 期(2019 年 7 月 21 日)
◎ 文林 ◎ 劉帝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人認為上帝無處不在(omnipresent),安在家中或坐在教堂也可敬拜上帝。那為何要作朝聖之旅,找苦來辛?朝聖之旅精采之處,就是要吃苦⋯⋯。

  1.朝聖目的何在?(Intention)

  又快到暑期,這不一定只是學生們專有的休閒長假時段;作為上班一族,也要在此刻爭取放假來個喘息機會。那麼你會趁機選擇閉關休息,休哉悠哉吃玩耍樂?或是會出門外遊,作個朝聖吃力之旅,尋找另一層次的喜樂?

  較少人會選擇朝聖之旅,因為不想吃苦。然而,當你了解朝聖之旅的深層意義時,也許你會喜歡嘗試一行。

  朝聖(Pilgrimage) 是一旅途實踐,參與者朝向一神聖目的地進發,目標是要更親近上帝。過程中通過祈禱留意上帝用周遭景物啟示(prayerful attention ),常用祈禱提醒自己行程的動機,不外驁分心 (Prayerful intention) 。在心態上,懷着耶穌行十架苦路的精神,不計辛勞重擔,為要成就上帝指示目標;而絕非以遊客逛玩心情,只要輕鬆歡樂,滿足一己物質慾望。

  2.有何精采之處?(Attraction)

  朝聖之旅精采之處,就是要吃苦。因當你離開家園,在遙遠地域,於途中遇到崎嶇山路、連場風雨、交通阻滯、甚至是山賊劫匪、豺狼猛獸,仍能履險如夷、逢兇化吉,抵達目的聖地,再平安返家,你就確實經歷到上帝是與你同行,在身旁奇妙的眷顧保護。

  朝聖之旅訓練你對上帝的信賴,這信賴的功課一生銘記、終生受用。

  3.選擇去哪一處 ?(Location)

  當今有不少人會去以色列聖地作朝聖之旅 。此外另一熱門地點是西班牙西北部的卡文聖地牙哥(Camino de Santiago),由中古世紀以來頗受歐陸信徒歡迎到訪,沿途風景優美,行到終點安葬聖雅各的大教堂 (Cathedral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但從香港、或筆者居住的美國出發去上述兩地,旅費昂貴達數千美元。

  筆者相信朝聖之旅不一定是富人特享的豪華玩意。早在聖經舊約時代,希伯來的平民百姓已恆常經歷。如在大衞皇朝前,百姓一年三次由居住鄉鎮,行往示羅(Shiloh)即會幕與神聖約櫃所在地,作朝聖之旅。他們依從摩西訓諭,在除酵節、收割節、收藏節,翻山越嶺步行。(出二十三14-19)

  只要對上帝有熱心、自己有雄心、家人有齊心,那不一定付出大筆旅費,在本國近區朝聖,也可換來相遇上帝的寶貴經歷。

  4.運用朝聖空間?(Space dimension)

  在當今社會,你不用等一年放大假才可以進行朝聖之旅。不必一定到國外世人公認的聖地,因為有上帝臨在的地方,就是神聖空間。你可掌握朝聖宏觀的理念,每週在本地實踐朝聖,在熟悉的空間走路,也可經歷敬拜上帝。

  如每主日前往教會崇拜,可選擇走路,較少坐車,會有更多時間在沿途默禱或唱詩,準備迎見上帝。在離家出發一刻便開始進入朝拜主的狀態,會有更熱熾期望要抵達教堂聖殿,覲見上帝。縱使一路走在城市街道默觀,你會更關注身旁的百姓,發現他們也有上帝形象。從欣賞上帝周遭的創造,會更廣度的經歷上帝。

 

  歐洲及美國有些教堂,在門外或大堂後端,建築了「明陣」(labyrinth),助信徒進入聖殿前端敬拜上帝之先,行走圖案空間,淨化心靈,去除剛剛趕教堂的焦躁雜念,按路線指引,走進以上帝為中心的人生。

  筆者在美國家居有數千方呎的大草坪,於春夏季每兩週便需剪草。推着重重的剪草機,費三數小時,汗流夾背,實在勞心吃力。以往推機路線都以平衡直線,刻版呆滯,只想儘快完工。一天上帝感召,在草地用「迷陣」路線推機,以方框形式前進,由外到內,一層一層漸進,走向中心。心中默想,要如何去除生活的雜草污垢,進向以上帝為首的中心。從那天起,筆者開始享受剪草的辛勞時段,因它成為了我親近上帝的朝聖鍛練。

  如何在行程中能實在經驗到上帝? 就是用上帝賜予你我的感官。週末一有機會,筆者會獨自走到家居鄰近公園山丘,在大自然中敬拜上帝。用眼觀賞上帝創造的藍天浮雲,用耳聆聽風聲鳥語,用鼻呼吸清新空氣,用口歌唱讚美上帝,用手觸摸花草樹木,再用心去感受上帝的大愛。

  一般人安排行程多選擇走捷徑,以最直接的路線抵達目的地。然而,印度的基督徒作家沙加利亞博士(Ravi Zacharias) 說:「最短的捷徑往目的地,通常不是最佳路線,因會常常走漏了最重要的經歷。」他建議人生可以走「之」(zigzag)型較長路線,而不是直線,這會給予你更豐富閱歷。故此,人走錯路或多走寃枉路,也不要氣餒。你會被他人帶錯路,甚至是惡意指錯方向,但不要因而仇恨,放棄旅程,因當中學到更多教訓。

  筆者曾在雪山學習滑雪課程,教練指出滑下山的方向,不是直線,而是向左向右的「之」字方向。雖然多了行程,但卻更安全,因減低俯衝角度,約由六十度變成四十五度。在生活中,多走一些好像是額外多餘的路,卻給予你更珍貴經驗,不易跌倒受傷。

  5.掌握時間停頓?(Time dimension)

  當今社會追求快捷,與時並進,逼使人喘不過氣來。在繁忙生活中,安排朝聖行程,重點就是要學習停頓。當你在大自然山徑行走時,若看見路旁有雄偉高樹、美麗奇特花朵,大可停下來觀賞,心中讚歎上帝的創造奇功。行程目的不是如馬拉松比賽,盡快趕到終點;而是在過程每段落,能發現上帝臨在,感受那雀躍驚喜。於是,整個旅程的每時刻,你都會享受、珍惜。

  行程完畢,重返現實生活,你會更懂得把握當下每一刻,因為只要你能停下來欣賞,就可以發現人生優美。

  就如讀一本書又或讀此文章,偶爾你想下來,想一想內容,做點札記。但卻猶豫要不要浪費時間停下來,希望及早看完整文。其實,你必須如朝聖行程般,選擇停下來。因為你想停頓思考,正是文中某些句子激起了你的共鳴,要多点思索。無論是讀文章或行旅程,不在快速完成,而在捕捉所得。

   6.人間如何有照應?(Social dimension)  

  不少人認為朝聖行程,是個人心路歷程,單打獨鬥,克己苦行。能攀升階梯,獨登頂峰,就是喜樂。但人生朝聖之旅往往是崎嶇不平,充滿險惡,不易一人跨越。其實,旅程的喜悅往往來自遇到心儀的同行者,願與你我一同面對困阻。

  荷蘭的心靈輔導作家盧雲教授(Henri Nouwen)說:「人生不盡是困難,有待解決。而是如旅程,有耶穌作我們的朋友及最佳嚮導。」 耶穌就是你人生旅程中,最願意攙扶你的同行友,最具力量的支撐者。 自古至今,不少中國華人仍努力上路找神聖極樂至境,卻不得要領。漢朝史家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分析孔學儒生的朝聖情況,「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吾心響往然。」他們努力誦經守禮,追求內聖外王,但卻知道不能達到那至境,只有一生心在嚮往而已。反觀在基督信仰,那朝聖至境是可以達到的。耶穌明言,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藉着祂可到上帝天父那裏。(約十四6)

  聖經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十六11)主耶穌是最有智慧的導遊員,祂會將生命的道路指示你。讓衪走在前面引路,讓祂的手扶持,只要感受到祂的臨在(presence)同行,那就是喜樂。

  縱使人生充滿大小困擾、各種疾病,不能盡都即時解決,但只要你知道身旁有一慈愛伙伴、不離不棄共度時艱,那就是甜在心坎的喜悅。

  你是否有感召,願將這達至喜樂的途徑向華人同胞分享?

  劉帝傑(美國華盛頓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