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共建新一代—
 前瞻香港醫院院牧事工的縱向發展


2865 期(2019 年 7 月 21 日)
◎ E療行傳 ◎ 盧惠銓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踏進廿一世紀,本地新增的基督教院牧團隊數目並不多,但整體院牧人數卻有顯著增幅。二零零六年秋季,院牧聯會就「香港醫院院牧組織及專業發展」向業界進行首次問卷調查。當年的基督教在職院牧人數約八十多人;及至二零一一年訂立院牧註冊及檢證制度時,人數已增至一百三十多人。現時,全職及部分時間受聘院牧人數約有一百四十多人,義務院牧約有四十多人。受聘院牧人數增加,當然值得感恩,而質素的提升同樣重要。院牧聯會自二零零九年成立院牧專業發展委員會,積極實踐兩大目標:「深化專業院牧服務、提升專業院牧質素」。

  院牧聯會堅持院牧是聖職,是蒙召的專業,兩者並非矛盾對立。基督教院牧必須以蒙召奉獻一生作牧者的心志來事奉。院牧在接受訓練成為一個專業人士之前,他必須清楚自己的醫療牧養呼召,他所接受的神學訓練,必須不少於適用於一個牧養教會的傳道人或宣教士,並具備被按立牧職的基礎。院牧不單是一個臨床專業人士,更是一位駐守醫院的牧者。隨着西方社會及亞洲等地對院牧事工出現多元化的演繹及理解,亦隨着神學教育及專業訓練朝向多元化的發展,這個核心價值也曾被質疑甚或挑戰。

  院牧事工必須融合於整體全人醫療服務中。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大部分的基督教院牧事工是存在於信仰中立的醫療體制、政策、架構及管理文化之內。所以各院牧(這羣傳道人)的聯合見證、團結凝聚,對於向醫護、教會及社會大眾推動整體院牧事工十分重要。感恩基督教院牧事工在本地公立醫院開設的歷史已有三十五年,但同時必須注意,雖然院牧團隊數目及院牧人數比對其他宗教羣體的為多,但目前仍是欠缺中央管理機制及統一服務標準。

  差不多三十年前,本地引進了北美的臨床牧關教育(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 CPE),自此之後便一直堅持CPE是院牧的必修課程。其實這課程沒有神奇力量,也不是一套使人一夜改變的「魔法」,只是一種以臨床學習方式進行的神學教育,大部分參與過的人,經驗到這種神學教育可以補足一部分傳統神學訓練的限制,有助提升一個牧者的生命素質以及其牧養別人生命的能力。若我們仍然堅持這種課程是院牧必備的專業訓練,就必須嚴肅地檢視、修訂及執行這課程的內容標準與學習預效,並積極培育本地的CPE督導,好讓這類神學教育能延續進行。

  院牧聯會是現時全港唯一一個聯繫各基督教院牧事工的聯合組織,除了統籌聯合事工、推廣拓展、建立網絡及匯聚資源外,近年更致力推動專業發展,優化院牧註冊及檢證制度,更為院牧、教牧、神學生、院牧義工及信徒羣體提供不同類型的病患牧關教育,為的是守望共建新一代,好讓這神聖的服侍得以傳承下去。

  盧惠銓(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