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祢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大衞)
能把普遍啟示和特殊啟示融於一詩,其氣勢之恢宏無與倫比者,非詩篇十九篇莫屬。幅度上至宇宙天體,下至人心天良。魯益師讚歎大衞這首作品是他所讀最優美的詩歌。大衞向我們展開人生中最重要的兩種閱讀:大自然的閱讀和神話語的閱讀。大自然的教化和神話語的教化,雙軌並進。他展示了神創造的偉大能量和神律法改變人心的能力。我們不要訝異以色列歷史上全盛時期的統治者生命是如何煉成的。
如何閱讀佈滿星辰的天空?「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典型希伯來詩歌對稱結構。德國數學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觀測天文,堅信神按照完美的數學原則創造宇宙,他總結出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啟發了牛頓萬有引力學說。諸天和穹蒼宣示的言語和知識。大衞確信諸天有話說,從亙古到現在,等候人去發現它的浩瀚、奧祕。如何聆聽星辰歌唱?科學實驗,星體會發出高頻率的音波,是人耳聽不到的。「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宇宙間儲存着眾星優美的大合唱。
音樂家則從其中探索音符。海頓不朽神劇《創世記》歌詞源自創世記第一、二章,彌爾頓的《失樂園》和詩篇。海頓譜寫創造啟示,亦譜寫救贖的預言和成就。《彌賽亞》寫於他最失意落魄的階段,這齣神劇的創作竟引領他走出幽谷。貝多芬寫下《諸天述說》的合唱,也寫出神劇《橄欖山上的基督》。當他被耳疾折磨得萬念俱灰之際,藝術創作的召命驅使他活下去。他大膽揣摩、深度探索人子耶穌面對受難時,其靈魂深處的煎熬、在客西馬尼園與父神的對話、至終的順服。
大衞不論少年牧羊、壯年逃避掃羅追殺或作王期間,總有空間撥琴滋養詩性的一面,觀看神指頭所造的天並所陳設的日月星宿,還有山川林木鳥獸蟲魚,歡然獻上讚美的祭。詩篇十九篇他讚歎神如何為太陽安設帳幕,令他以新郎出洞房的燦爛意象於黎明出場,又以勇士歡然奔路的英姿和覆蓋的熱能為大地人類效力。敬拜後,他咀嚼神的話語,並在聖靈光中看清自己的本相,切慕救恩。大自然這卷書令詩人認識神的權能和榮美,律法書卻讓他眼目清亮、靈魂甦醒。他祈求赦罪之恩,煉淨自己的靈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