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數篇文章,都提到一些與邏輯思維相關課題,其實是理性思考的一些規律。二十一世紀的文化不是強調理性思考的文化,因此在非理性主導的文化下回歸理性思考,是必須的。
二十世紀末美國有一位牧者,名為遂特(Leonard Sweet),着有數本有關基督教與當代文化的書本,將二十一世紀名為「後現代文化」(Post Modernism),意思是由工業革命開始的「現代文化」,經已轉型為「後現代文化」,特色包括經驗主導、強調參與、圖像文化及羣體歸屬。換言之,抽象的理性邏輯思維經已落伍。
數年前坊間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名為「後真理時代」(Post Truth Era,由Matthew D'Ancona於2017年出版之Post Truth一書中可以看到),意思是「感覺」取代了「真理」。我若覺得「良好」,這便是真理、我若覺得「不良好」,就是真理亦與我無干,我會以另類解釋來自圓其說。報章中亦有不少文章從「後真理時代」角度來分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屬典型的「後真理時代」文化。
數天前中學同學傳來一個連結,是林鍵牧師在youtube上載的長片《逃犯條例遊行反思—先知與羣眾》 [個人分享],其中一個重點提及了「羣眾」運動的特色,筆者即時聯想到士師記最後一節經文:「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在沒有權威,各人都是自己的權威時,羣眾的聲音可以蓋過真理。彼拉多就是因為羣眾的聲音,明知耶穌沒有罪,仍然要將耶穌定罪。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非理性文化潮流下,回歸理性、從不同角度思考、養成提問的獨立思考習慣、以事實作為討論的基礎、留意推論是否「合理」等等,才是二十一世紀的「抗衡文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