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人飼養寵物的熱潮不但沒有減退,還愈來愈人性化,只要你跟牠建立關係之後,有如主僕、朋友甚至有如親生子女一樣時,遑論拋棄,根本就會變成家中重要的成員之一,牠平日的飲食起居或有任何身體不適,都會呵護備至,漸漸會難捨難離。然而生命總會有終結時,一段時間可能不能接受這種「斷捨離」之痛苦。
香港出生率低是世界數一數二,不少夫婦不生育或子女已各自成家立室後,都會飼養寵物作為精神寄託。特別是飼養貓兒、狗兒,通常以牠們短短的十多年壽命歷程中,主人都會視為寵兒,從幼時訓練溝通、生活護理、噓寒問暖、搞生日會;到「毛孩」年紀老邁時,體弱多病,四出帶牠求醫,直至牠去世,都會有如自己子女的一樣對待。生離死別當然不好受,所以近年坊間有關寵物善終、善後及工作坊便紛紛出現,見到需求甚殷。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沒有子女卻會飼養寵物,每到寵物過世都很難受。一位朋友見他毛孩年事已高,食慾不振,看醫生後才知患有癌症,看着牠跟病魔摶鬥的日子,心如刀割。到牠逝世替牠善後、火化、安葬、搞追思會,朋友的心情要個多月後才能平復。問會否再飼養寵物,他低頭不語,似乎仍未走出逝去寵物的陰霾。又有另一位朋友也是經歷失去摯愛毛孩的苦痛,狗兒逝去多時久久未能釋懷,最後她想到為牠出版一本思念集,把所有對毛孩的思念都寄託文章之中;更邀請其他朋友一起書寫對牠的懷念,之後才能慢慢放下失落的感覺,現在她又飼養另一隻同一品種的狗兒。
相信「生命影響生命」,無論是動物與植物,只要「一息尚存」,跟你建立感情和關係,都會跟人類無異,對牠們的思念定會「永矢弗諼」。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裏;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測透。」(傳三1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