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摩西的煩惱 (上)


2852 期(2019 年 4 月 21 日)
◎ 牧心世情 ◎ 范晉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神人摩西在希伯來信仰傳統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位置。他被稱為上帝的朋友(出三十三11),比任何先知更親近上主,可以面對面與上帝對話。在聖山上代表以色列人領受上帝的律法。他既是猶太律法與先知的代表,也是以色列人的領袖及解放者。他帶領這羣奴隸逃出埃及,讓這羣烏合之眾成為上帝的選民,他絕對是歷世歷代猶太人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偉大英雄。然而,無論摩西有多偉大,他跟我們也一樣,不過是人。

  當我們讚歎摩西能為上帝及以色列做出各項偉大事蹟的時侯,我們不要忘記少年摩西也曾有過他的煩惱。正正因為上帝在荊棘火中顯現,八十歲的摩西才有機會離開逃避的曠野,回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也是他最想逃避的傷心地——埃及。

  其實少年摩西和很多香港人一樣,有着身分的危機。他流着猶太人的血,但受着埃及人的教育成長,一方面享受埃及文化的優越感,另一方面又心繫猶太百姓的苦難,這張力形成了少年摩西身分認同的煩惱。

  出埃及記第二章十一至二十二節記載了長大後的摩西解決多年來身分危機的嘗試。當他看見埃及人毒打以色列弟兄,他為自己百姓打抱不平,暗中打死了那個埃及人。第二天看見自己百姓在爭執,他又想在中間調停,尋求雙方的和解。誰知道摩西好言相勸換來的,是以色列人傷盡他內心的說話:「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難道你要殺我,像你殺那埃及人嗎?」

  摩西本來選擇了猶太人的身分,渴望領導自己的百姓脫離埃及人的奴役。誰知道他以身犯險殺了埃及人,卻得不到自己百姓的認同和接納。既恐懼又絕望的摩西惟有逃出埃及,在米甸寄居。(下期待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