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信徒關注生態
 走進自然連結大地


2852 期(2019 年 4 月 2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生活營營役役,我們每天急步而行,卻從未停下細看路邊每一棵樹;匆忙吃飯,卻沒細嚐背後禾田的故事,人縱然活在生態之中,卻似關係割裂。如要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或許需要走出教會四幅牆,親身踏進大自然才會有更真切的領受。

  「教會起初反應是,『其實生態與信仰有甚麼關係呢?』」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事工幹事梁惠敏道出大多教會對生態議題缺少關注。生態關懷事工過去曾透過能源審計、讀書會、主日學查經課程等提升教會環保意識,近年新設「人間學苑」平台,以體驗方式推動生態關注,上月則舉行了「跟大樹學靜修」及「傾聽大地─田野崇拜」。

  她拾起擱在檯上的蘋果,細思地慢慢說着,「去買一個蘋果的時候,我們喜歡入超市,喜歡它夠乾淨,買回來沒有泥土也不濕,貼上的牌子是可信的⋯⋯這種非常方便的消費習慣模塑了我們的生活。」她始終認為生態關懷離不開身體的經驗,不是頭腦上的認知,必須身在當中感受,「信仰生活很多時只是坐着,與社會相連很需要身體去感受和感知,坐在教會缺少了這部分。」

  踏進田野傾聽內心 再思人與大地關係

  上月舉行的「傾聽大地──田野崇拜」就帶領參加者踏出教會,走進禾田去經驗。大會安排參加者手捧着蕃茄,慢步走入村,邊走邊感受它,「從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蕃茄開始作連繫,當很慢地進行時,就能傾聽自己內在,細緻感受身體,讓身體連結心和靈。」繼而繞着禾田旁的大樹慢走一圈,讓他們雙腳感受泥土和石頭。

  崇拜開始時,參加者坐在大樹下唱詩和讀經,期間有鄉土學社成員和蜘蛛專家作分享。梁惠敏說,參加者最深刻的是,有講者分享如何生態環境中學懂謙卑,「他分享在田耕工作時,需要蹲下來細看田的情況,而不是高高在上去看,讓他感受到人與大地是平等關係。」此外,他們亦靜下來細聽不同的雀鳥聲,該塊禾田自一年前復耕後,重新吸引了不同雀鳥,物種多達五百多種。

  崇拜尾聲,他們以行動作結,先觸摸泥土,再觸摸自己的心,感恩大地給予日常生活的一水一米一果,亦再次確認在神的創造下自己同樣來自泥土。梁惠敏透露,有參加者建議將來在香港不同的田舉行崇拜,希望認識更多,「香港政府常說我們沒有農地。能夠引發他們希望看多一點香港的田,也能重新確認本地農耕。」

  她寄望「人間學苑」可以邊做邊摸索前路,例如將單車倡議、田野崇拜和大樹靜修變成恆常的平台。她坦言,在教會由上而下的推動多是透過會議或講座等較大型的形式,故希望反其道而行,由下而上作推動,如早前有參加單車倡議的學員,經過身體經驗後,將經驗帶回教會,「她回到自己教會舉辦單車活動給青年人,又聯合幾間教會辦退修,參考後帶回去自己教會。」

  開放感官察看生活 大樹靜修連結自然

  推動生態關注方式多元,除了田野崇拜和單車倡議外,原來也可以靜修方式與大自然結連。應用劇場工作者譚文晶早前策畫「跟大樹學靜修」活動,本月初帶領參加者走進長洲,嘗試透過樹木進行信仰反思。

  然而,大樹身上有何特質值得信徒學習?她指,整個大自然的生物都是上帝所創造,如果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學習交流,其他受造物身上也應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由於她自己曾有大樹靜修的經驗,加上信徒平日較易接觸樹木,故選擇以大樹作為靜修的媒介。大樹壽命動輒數百年,她形容大樹是一位見盡社會變遷和人生百態的智者,如能在靜修中與大樹結連,或許會有特別的感受和得着。

  靜修前,譚文晶會先教導參加者開放身體的感官,嘗試集中以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環境變化等。她解釋:「有人問,身處一個城市化的環境,大自然在哪裏?大自然其實就在身邊,你有否見過一條沒有野草的街道?只要你open senses(開放感官)一定能看到無處不在的野草。」她強調,「開放感官」是靜修重要一環,因為可讓人學習活在當下,察看生活中每個細節。

  隨後是與大樹獨處溝通的時間,她會視乎現場情況,提出不同問題引導參加者靜修,例如「留意被砍倒的樹,這些哀傷的大樹跟你說甚麼?」、「如果樹枝隨風擺動跳舞,它會跳甚麼舞蹈?」,幫助參加者與大樹溝通結連。她笑說,活動開始前以為許多人會揀選高聳健壯的大樹,但事實上部分參加者卻挑選較瘦弱的小樹,稱從中看出它們在環境限制中努力生存;也有參加者觀察被砍掉的大樹,樹幹上重新長出嫩葉和樹枝,不禁讚歎大樹的「寬恕性」(forgiveness),更感受到大樹堅韌的生命力。「社會崩壞、氣候變化令地球變得看似不宜居住,但原來上帝的創造或大自然生命力,不是我們想像般脆弱。」

  觀察上帝美好創造 生態覺醒源自愛心

  「跟大樹學靜修」,目的不是學習靜修方法,而是喚起信徒對生態的覺醒,把大樹靜修背後的精神帶進生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上帝創造的一草一木。譚文晶分享自己在教會推動環保事工,活動內容或許與坊間環保團體倡議的大同小異,在她看來卻有很大分別,「分別在於我們(基督徒)要懂得愛,知道這大地以不同方法供給和愛我們,但我們可怎麼回應這份愛?」說穿了,就是信徒要與大地結連,留意自己身邊的受造物,那怕只是在石屎森林夾縫中成長的一株小樹苗。「當愛得以建立,環保的心態和覺醒便自然出現。」她重申,信徒的靈命不應只靠牧者餧養,因為生命覺醒不會只在教會發生,而是出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刻。

  誠然,現今世代崩壞,基督徒眼中的理想國度看似遙不可及,但譚文晶深信只要人懂得與別人、自己心靈和大自然連結,或能為世界帶來一點盼望,大樹靜修正是踐行其心願的其中一個載體。她寄語,改變世界不是靠打仗或革命,而是倚靠人的覺醒而改變行為,探索自己在專業中如何被上帝所用,當每人願意走出一小步,改變便會慢慢發生。

  (部分相片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事工事工「人間學苑」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