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學信仰回應處境
 關注長者福利新政策


2842 期(2019 年 2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好鄰舍北區教會已於一月三十日舉行「老來⋯⋯何依?」從信仰關注長者申領綜援新方案講座,從信仰和神學對今日處境作出思考,探討教會如何回應長者貧窮問題。

  資深社工歐陽達初先生不諱言,社會大眾所得的資訊參差,影響對窮人的看法,籲放下成見,持謙卑態度去了解情況。政府早前公佈長者綜援申請資格由六十歲延至六十五歲,引起爭議,後推出改良方案,為六十至六十四歲健全人士提供「就業支援補助金」,惟實際上生活保障仍有差距,包括取消長期個案補助金、搬遷、牙科治療等津貼,估計有一萬五千人受影響。

  他指政策假設貧窮是個人問題,受惠者應付責任,政府亦有權隨時停止保障,故採取減低生活費,提高就業動機,而非向商界入手處理。「很多時香港社會習慣對窮人和有錢人標準不同。」他舉例,政府以透過減少福利鞭策窮人,但商界財困則會提供稅務優惠予以幫助,而不會選擇檢討外判制度帶來的影響。

  從舊約社會看長者 反思今日社會問題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神學科)黃國維博士以神學角度看長者角色,他指舊約社會中,長者是智慧的象徵,因其累積豐富的人生經驗,故成為羣體中的領導或審判官。宏觀古代社會,當權者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同時肯定長者對社會的貢獻,普遍亦推動尊重長者的文化,至於新約中亦多次提及「孝順父母」的教導,可見長者在古時備受尊重。

  然而,受西方啟蒙運動影響,人民認為應鬆開信仰的捆綁,拋棄舊有落伍的東西,故從前被視為智慧象徵的長者,則被看成可取代的一羣。此外,工業化及資本主義社會同樣影響人的價值觀,他解釋社會追求生產力,認為收入愈高者對社會的貢獻愈大,結果長者唯一貢獻便是繼續勞動,加上自由市場強調每人均有生產力,貧窮者便被標籤為懶惰及生產力低的一羣。

  他認為,今天社會最大問題是將長者視為工具及物件,只以收入多寡衡量人的價值。他從神學角度解釋,每個人不論處境和財富多寡,均擁有上帝尊貴的形象,並且形象是上帝賜予的,因此必須尊重他們和給予平等待遇。另外,他指人生各階段的角色和需要均有所不同,長者最需要的是回顧一生,並繼續透過生活經驗培育後輩,因此不應將長者視作物件,社會文化應重新反思看待長者的態度。

  他建議,政府作為社會資源分配機構,不應只確保長者能夠「生存」,而是保障他們享受有尊嚴的生活;第二,長者一生的收入或許不多,但同樣對社會貢獻良多,社會支援他們是份內事,而非施捨;第三,決策者應親身走進貧困社區,了解普遍長者的狀況,然後才制訂政策。「如果政府政策,能夠讓長者知道社會肯定其一生貢獻,其實可滿足長者回顧一生,發現原來社會對他們也有情有義。」

  從聖經的禧年經濟 反思香港福利制度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神學科)雷競業博士則以禧年經濟反思今天的福利制度,他指香港自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正視人民聲音,開始推出一系列福利措施,如公屋、九年免費教育及分娩假等。然而,自二十一世紀起政府欠缺長遠福利規劃藍圖,福利制度只停留於短暫解決民憤為主,若無重大事情發生,便無全面政策對應社會需要。

  他以舊約中禧年經濟為例,土地每隔五十年要歸還給原來的地主,人們從債務中釋放,避免個人或某家族獨攬財富,透過此機制與社會分享富庶。惟他強調並非要瓜分富翁的財產,而是整個社會富庶時,每人都應分享成果,例如隨着香港經濟繁榮,香港學校的設施也愈見完善,為的正是分享富庶,讓不同階層的小朋友都能享受優質的教育環境。

  他續言,禧年經濟並非共產主義,而是反映每人在社會中均有價值,各有貢獻、各有所歸,這正是福利政策應有的精神。「福利制度不是確保有需要的人不會餓死,而是大家分享社會富庶⋯⋯不一定要派錢,而是尊重個人權利,發展每個人的經濟生產能力及專長。」

  回應是次有關綜援政策的爭議,他認為,人口老化是社會必然面對的事實,但第一步不應考慮削減開支,而是掌握長者處境,如就業、居住及醫療狀況,先為他們創造自力更生的機會,再思考如何減少濫用福利的情況。他又籲政府重視非牟利團體或機構,可思考合作機會,透過其提供的服務關顧長者。

  尋找夥伴推動願景 固本培元培育信徒

  資深神學工作者馮煒文先生喜見是次收緊長者綜援激發到民間力量,不論政見背景同心合作帶來改變。他引述以賽亞書六十五章的異象,指出「孩童不會夭折;老人活得有尊嚴;青壯建造房子住在其中;種葡萄的得享勞動的果子」是上主對人類社會最低限度期望,是基督徒應該奮鬥和爭取的方向。他認為教會應擔當「配角」的角色,在教會內外與持有相同願景的人作夥伴,按各自情況和認知在社區裏推動爭取,又鼓勵青年人在策略上可先透過參與社會改變,進而推動教會改變。

  社區傳道孔維樂則認為教會應固本培元,教導信徒關懷社會。他鼓勵與會傳道繼續作好宣講工作,教會羣體則應發動文化力量,改變資本主義的生活,重新打破貧富界限,並且長期居住下層世界聆聽需要,他指雖然人人有差異,但鼓勵社區、神學院和教會共同合作關懷社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