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友網絡大行其道
 研究警惕網上情緣虛實


2836 期(2018 年 12 月 3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年,交友網絡愈趨普遍,網上情緣案數字較去年激增,可見不少人因此墮入陷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性文化關注組已於十二月八日,假旺角浸信會舉行「青年交友網絡:我愛網上情緣」專題講座,提醒青少年網上交友的態度及注意事項。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早前訪問了一千九百名中學生,了解他們使用手機交友應用程式(apps)的情況,明光社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引述報告內容,指出當中大部分受訪者均有下載交友apps,當中近半受訪者會主動透過apps結識朋友。

  最多受訪者表示使用apps時曾收到覺得被冒犯的粗言穢語,其次是性感相片、半裸或全裸相片、人身攻擊的內容等,只有509位受訪者稱沒有收過以上內容。她指,青少年使用apps期間經常接觸粗言穢語,擔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習慣以粗口回應,甚至慢慢將陋習內化,最後將錯誤的行為視為正常。調查亦發現超過一成受訪者會經常及有時透過apps約網友外出,近三成受訪者更表示有可能與網友發展感情。

  戀愛交往 需時彼此了解

  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區祥江博士稱,不少教會出現女多男少的現象,部分基督徒未能在教會圈子內覓得對象,於是透過網上交友軟件與人發展感情。他認為網上情緣各有利弊,好處是一機在手便能方便快捷地尋找對象,而且選擇眾多,透過網友的簡介(profile)可更易找到符合擇偶條件的對象。但壞處是難分真偽和容易被騙,二人發展速度太快會營造親密的假象,加上生活圈子裏並無其他人認識對方,因此很難給予當事人意見。

  他遂分析網上情緣的心理,強調投入網上情緣者以交往為唯一目的,目標單一使目光不夠廣闊和客觀。此外,網上可供選擇的對象眾多,當事人必定「心大心細」,花多眼亂;同時,雙方均會在網絡上展現出最好的一面,當從虛擬到現實生活時,難免會有落差,或需時間適應。「男女相愛至開花結果,最重要是有接觸,如果連接觸都未有,怎樣能夠發展呢?所以我會視Online Dating(網上情緣)可能是第一步的接觸,但在人生及信仰價值上,仍要花時間認識。」

  最後,區博士認為年輕人在交往過程中,必須花時間彼此了解,並要真心誠實地交往,不要見異思遷。此外,他又建議可進入彼此的朋友圈子,一來可認識其朋友的本質,二來可更清楚對方的生活等,並要減少身體接觸,避免性方面的誘惑。

  警醒陷阱 認識騙徒手法

  資深律師及調解員丘志強律師直言,網上情緣陷阱是網絡犯罪其中一環,教會、學校和家長應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確使用手提電話,能避免墮入陷阱和圈套。他引述報道指,本港首三季接獲逾四百六十宗有關騙案的舉報,數字已高於去年全年的總數,被騙款項總額已達3.98億港元,較去年大幅增加近三倍。他分享一般受害人被騙過程,大部分下載apps後便收到內容挑逗的訊息,當他們心動回覆後,對方便會說服其購買聊天服務或付費項目,付款後多無法再聯絡對方。

  他建議網上交友的注意事項,例如留意虛假Facebook帳戶的特徵,如朋友數目少、沒有很多團體照、相片模糊不清、多數相片都沒被標籤等。他提醒,青少年可讓朋友知道其交友進展,由於朋友了解當事人的性格,加上旁觀者清,很多時或許能及早作出提醒和警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