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在今年十月公布最新收錄詞彙,將廣東話「加油」直譯的“add oil”新增到詞典中。此舉令所謂「香港英語」登上具「法定」意義的大雅之堂。
語言是隨日常與潮流轉變的,而《牛津英語詞典》其實每三個月更新一次,每次都會加入新詞,按三個準則:使用頻率、國際流動性及時間性。即要是那詞經常被不同地域的人使用,又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便會被納入新詞。《牛津英語詞典》指出,他們早在二零一六年已透露,“add oil”過去幾年在香港廣泛應用,編輯們正在研究將之加入詞典。牛津解釋,“add oil”源自香港英文,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相當於英文的“keep up”、“go on”或“go for it”。
根據牛津所指在二零零五年《南華早報》的一篇新聞報道都已用“add oil”此字眼,他們更追索到早於六十年代澳門的格蘭披治大賽車中,都已使用“add oil”這字,有「語帶相關」的意思。英語中如「巴士」、「的士」、「朱古力」等已成香港「英文港用」的法定詞語,而“Honglish” 隨着全球化的大勢所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現今的國際文化不止交流繼而是會融合的;其實港式或中式英語為廣泛使用,都已非第一次,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Yum cha”(飲茶)、“Chop”(蓋章)、“Hong Kong foot”(香港腳)等,都為人所熟識。而「港語」及廣東話為其他語言廣泛使用的另一個經典例子,應算是「埋計」,現在當大家在內地食肆結帳時叫「埋單」,相信沒有服務員會不曉得你說甚麼;但如在其他廣東省以外的省份,由於普通語發音的問題,「埋單」又轉化為「買單」。
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原本是港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居然連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也收錄了,承認其合法地位。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語言在變,大家都要開放心胸,與時俱進,不要墨守成規。語言轉化確實有趣,隨着時代與地域推移,大家所說的可能會來一個大融合,“add oil”吧。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取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雲彩見證】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