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影響力在消失中?


2831 期(2018 年 11 月 25 日)
◎ 閱讀馬拉松 ◎ 池麗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基督教出版聯會委託筆者和香港中文大學管理系主任退休教授劉忠明博士進行「二零一八基督徒閱讀調查」。我們於七月份以網上及紙本問卷成功訪問了一千四百多位信徒,以了解他們對閱讀基督教屬靈書籍的習慣。

  調查結果發現有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是「不經常閱讀」者,當中有三成多人在過去一年沒有讀過一本書(包括基督教及非基督教)。在其不閱讀的原因中,首兩個最高選項為「太忙碌」及「沒有閱讀習慣」。此外,二十四歲以下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是「不經常閱讀者」佔七成,是成年人的一倍!這意味在青少年中閱讀風氣大幅下跌。另一方面,訪問經常閱讀受訪者中,發現其閱讀動力最高選項分別為「個人興趣」、「增加知識」、「提升靈命」及「裝備事奉」。除「個人興趣」外,其餘動力皆因閱讀的應用性。經常閱讀的讀者,會視乎「內容介紹」、「內容試讀」、「作者」及「書評」來決定會否購買一本書。

  「忙碌」,是信徒不閱讀的主因,但有趣的是很多信徒不論多忙,也會花上若干時間在網絡上看視頻、參與社交媒體活動、購物等(按:Zenith預測機構發表一般人平均每天用170分鐘在網絡上活動),現在網上平台很少文字,所以普羅大眾漸漸失去了閱讀文字的習慣。若果閱讀是培育信徒思考的媒介之一,實在值得我們反思基督徒閱讀的作用及價值,鼓勵堂會及出版社攜手推動閱讀,繼續發揮文字這股無形的影響力。

  閱讀對信徒由靈命成長到事奉裝備上均有顯著的幫助,對堂會而言,建議可在訂定牧養策略時,在各部事工計畫中,引介閱讀元素作為培育信徒靈命的延伸。我們也思考在新時代出版社與堂會互相協作,如何積極善用及更新堂會圖書館。在青少年羣體中,他們縱有較高的閱讀能力,但閱讀動機明顯不足。堂會可在當中扮演積極角色,推動青少年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或以他們離開學校後,願意自發性地閱讀第一本書為目標。提升青少年閱讀動機,家長老師也有責任,建議家中每角落可放置書籍,讓孩子能「唾手可得」;同時,也鼓勵基督徒家長或導師率先樹立閱讀榜樣。曾有信徒表示,在探訪牧師及了解其生命故事後,便很有興趣去看該牧師所著作的書。

  調查結果中,回卷者覺得市面比較欠缺的基督教書籍類型,首四項分別為:「社會/文化議題」、「青少年書」、「旅遊」及「繪本」。這結果值得作者及出版社考慮如何回應這些訴求。此外,出版社可積極考慮用多媒體提供「試讀」及建立有公信力的書評制度。在資訊泛濫的今天,出版社需策展包括互動、體驗等形式,更有效地把書本中有價值的內容訊息傳遞給信徒。培養本地人才投入寫作更是當前急務。

  文字的影響力無遠弗屆,透過閱讀,我們與作者產生無形的交流,且潛移默化、不知不覺間培養了獨立、持久、深刻的思考能力。今天,基督徒所面對的信仰衝擊及思潮挑戰極大,正正需要這份慎思明辨的能力。能夠閱讀是一份禮物,特別在忙碌的都會生活中,閱讀更是獨處的良伴,讓身心靈重新得力的良方。深願文字能持續產生影響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信徒!

  池麗華(基督教出版聯會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