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的挑戰《生命故事系列》信心和證據須並存


2821 期(2018 年 9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資訊泛濫的時代,信徒不時收到偽證據講述聖經歷史的存在,甚至有信徒否定理性真理對信仰的重要性。環球聖經公會及播道會尖福堂已於八月三十一日舉辦「『後真相』與神存在的真相」公開講座,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駱德恩博士在會上提醒信徒理性和護教對基督信仰的重要性,鼓勵信徒多閱讀護教資料。

  駱德恩博士首先談及近年新出現的詞彙,他指出,「後真相」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二零一六年的年度詞彙,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其興起多少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相關;此外,近年亦出現很多「假新聞」,即將虛假消息以新聞方式傳出去。

  他繼續提及極端後現代主義(Radical postmodernism)與強調真理的基督信仰有所衝突,因該主義強調真理是相對的,不能斷定誰對誰錯,懷疑道德觀只是習俗傳統,一切只不過是觀點;並且懷疑任何絕對的理論、理性、道德守則、歷史叙事,認為都只是坐落在個別的叙述、傳統、組織和實踐中。

  「今日許多基督徒的問題是反智主義及引用偽證據,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駱博士不諱言,許多基督徒否定理性真理,在美國有極端教會甚至認為理性是真理最大的敵人;而他亦常在通訊軟件中收到由信徒轉發的偽信仰證據,以虛假照片來證明聖經歷史存在。他提醒,多位聖經作者一直強調證據的重要性,聖經內容也是經詳細考察才寫下。

  即使在古典護教中,亦提出理由和證據來說明基督信仰是神所啟示的,例如從自然界、歷史學等範疇,這是基督教神學的主流和傳統思想。但駱博士補充,這並非指所有要相信耶穌的人都需要先明白這些證據才能相信,而是所相信的是有根有據,「信心和證據是並存的。」

  駱德恩博士又言,今日基督徒只講信仰經歷,「見證是非常重要但非唯一的信仰證據,主觀以外仍需要多方客觀證據支持,也是基督教較其他宗教更合理的原因。」他指出,其他信仰的證據包括宇宙論、設計論和耶穌復活的證據,這幾方證據都均有經專家同行評審過的資料所支持。

  他強調理性和護教對信仰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除去攔住福音進入人心的障礙;另方面亦能幫助信徒瞭解自己的信仰不是迷信,而是有理由和證據,並且可以裝備下一代,承傳文化使命。他最後鼓勵信徒多閱讀護教書籍,並參與學習課程,亦可在香港基督教護教中心網站了解更多理性證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牧者心聲】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