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社企(II)


2768 期(2017 年 9 月 10 日)
◎ 特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讓寄居者得嚐希望之味 ●佩瑤

  在香港這個繁華的都市裏,寄居着許多外傭和難民。不過,甚少人會關注他們的權益和需要。令人不安的是我們這城市被批評是強迫勞工工作、販賣人口的轉運地、目的地和來源地。外傭是其中的受害者,她們有些受中介公司或僱主剝削,甚至被虐待;有些是被誘騙來港後作賣淫工作。另類被忽視甚至歧視的寄居者,便是滯留在港的難民。他們在漫長等待甄別難民身分的日子裏(五年或以上)生活非常困難。為了生活,他們有些被迫成為黑市勞工,權益沒半點的保障。

  然而,有羣體卻看見這些寄居者的需要,願意回應上主的呼召來服侍他們。

 

  美裔的Chris和菲裔的Maylin宣教士夫婦,十年前在香港成立了Harmony Baptist Church,牧養在本港工作的外地傭工和少數族裔。近年他們更主動到夜店接觸那些由外地來港,被操控賣淫的性工作者。對於這班為家人需要、為家庭債務離鄉別井工作,卻換來身、心、人性被踐踏的外傭,教會除了關顧她們靈性的需要,為她們提供信仰支援和輔導外,兩夫婦認為牧養更應該是全人的,因為她們未來需要的,是生活有新的出路。他倆的兒子Preston雖然年輕,卻對人權議題和難民需要十分關注。透過Inner City Ministry (ICM),認識了在重慶大厦為滯留香港的難民提供飲食的Kaushic,打開了一起協辦Taste of Hope 的大門。

  Kaushic早年在印度學廚,後在高級酒店當廚師。他來到香港後,在這裏認識耶穌歸主。在印度長大的他非常了解貧窮之苦,他看見貧窮是可以「遺傳」到下一代的。作為基督徒,他盼望神的公平、公義彰顯,願意與神站在貧困者的一邊。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重慶大廈ICM支持的飯堂裏當廚師,為滯留在港的難民提供免費飯餐。他指出:「我那時做的是把魚放在貧窮者的碟子裏。」然而,Kaushic明白難民更需要的是工作的機會,缺乏一技之長,就算是去到被收容的國家,仍然是會被邊緣化,繼續落入貧窮。所以,他決心教導他們如何「釣魚」!

 

  就在Harmony Baptist Church的廚房裏,他們開展了Taste of Hope的服侍,嘗試為寄居在香港的難民(由勵行會轉介)、外傭和性工作者提供免費的烹飪訓練。希望學懂廚藝後,將來他們有機會去到定居地或原居地的餐廳裏工作,甚至創業,遠離被剝削和身、心、靈都受到摧殘的「工作」。Kaushic從前的一位學徒,現在已取得臨時工作證,在香港的一個社企飯堂當廚師!Taste of Hope 經費的來源之一,是平日向外開放的烹飪工作坊。他們正即極探討如何使這服侍可持續發展,包括發展成社企或慈善機構。「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十九34)

  就在這個小小的廚房裏,大家因着基督,得嚐以愛心炮製的「希望之味」。

  

  

踐行天國倫理的恩福 ● 吳志海

 

  二零零八年國內512四川大地震、十月的金融海嘯及之前發生的緬甸水災、南亞海嘯等,加上香港深水埗等地區被視為最貧窮之城,境內外均有迫切的呼聲出現。恩福堂於是開始了回應世界需要的思考,組成由五位教牧、兩位執事及兩位委員,共同商討及策畫回應世情的「社關部」。這種面對真實世界苦難問題而開始的回應,正是耶穌基督面對罪惡帶來苦難人生的憐憫行動。

  對於社會關懷,在恩福堂裏並不只是一種堂會事工,反而是教會在傳福音前,一直在實踐福音的見證,是讓人看見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面對不同社會議題,教會成立了:「家庭價值推動小組」、「臨時避寒中心小組」及「社企推動小組」。各小組成為讓弟兄姊妹能透過社關部的平台,從認識、看見實況後,再作出從心開始,回應天父對每人已經放在心裏的召喚。

  面對社會結構層面的議題,其中的「社企推動小組」則扮演了一個特別的角色。過去,香港政府推動了數十載社福運作,社會已經有眾多願意回應社會需要的「社會企業」出現。但因為有各種不同困難處境的弱勢羣體,他們都有各自獨特的生命故事,例如有願意僱用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長者餐廳、弱能朋友運作的社會企業、幫助本地低收入婦女的食品製造、反人口販賣的宣教機構、讓青年人重新投入經懲教後的餅店等等。因此,社企推動小組藉推介及組織活動,讓眾多團契、小組能一起「看見」社會的實況,讓弟兄姊妹能透過日常生活裏身體力行的購買、問候、再介紹給親友,便直接可以參與在一場改變自己生活習慣,同時又協助社會實況中支緩弱勢羣體的行動。另外,會眾裏同樣有面對將完成工作使命,進入退休狀況的弟兄姊妹,他們透過參與在支持社企的過程,成為再次激勵不同生命歷程的兄姊,延續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彩人生。

  看見社會的實況,使我們再思考人與人的關係,其實不是建基在買賣式的服務,而是在天父已經賜給每一個人的心裏,是一份不需用言語、觸摸的關係;是一份有神樣式,已經種植在人心裏的召喚,讓人能夠產生對別人緊緊結合關懷的關係。人與人的需要,便是能謙卑地認識大家,這是一種生命同行的過程,亦是我們在等候耶穌基督再回來之前,教會羣體需要作成的生命見證。當人與人、人與社區的服侍,正是有一種不以高低、強弱來分類的信仰踐行。就像我們效法耶穌基督,與祂所接觸、醫治、吃喝的人,謙卑地與他們同活、同食,而不是以帝國君主高高在上的方式與社羣接觸,這便是教會實踐福音的思考與行動。

  

  

香港浸信教會的故事:學習、等候、看見及回應 ● 吳志海

  港島的堅道五十號與九十七號,是兩幢遙遙相對,也是好像對聯一樣首尾呼應的大廈:香港浸信教會大樓及恩典樓。最初吸引着途人看見的,是恩典樓那明亮透徹的玻璃幕牆,看到裏面坐滿了不同年齡的朋友、街坊或會友,有看報紙細讀當天的新聞、有詢問處查問教會或社會服務的眾多課程、更有小朋友在玩耍或等候父母。如此透明度高的教會,讓街坊在路上,已經融合於耶穌基督喜愛與人羣接觸的羣體裏。

 

  二零一五年八月,楊柏滿牧師將「祝福鄰舍小組」的意念,與幾位肢體看見真實的需要,嘗試一同策畫及帶動會眾。盼望更有系統地,讓教會有更長遠的服侍方向,讓教會眾門徒能不斷地,藉着循環向上的推動、結連、建立及整合,使教會能成為社區的燈台。

  在「祝福鄰舍小組」的推動下,除了過往以植堂的方式,讓基址在不同地區建立與社羣接觸,活出及傳講福音的見證;另外,服務中心「怡樂坊」,更成為提供不同服務給鄰舍街坊的平台。甚至,近年因為看見社區有不同需要的街坊鄰舍,所以眾多肢體便一同學習,成為自願參與「送暖探訪」,一直持久地每星期由不同弟兄姊妹從食材、煮飯到探訪,身體力行成就一個個活出門徒身分的故事。

 

  同樣,在教會大樓的地下店舖,也有另一樣吸引人看見,學習讓一直在支持弱勢羣體的社企,以「誠實商店」的方式短期試辦。顧名思義,這個空間是讓弟兄姊妹自覺參與、自覺管理及自願購買的地方。在當中,有十二間以不同形式,支持為弱勢羣體充權(Empowerment)的社會企業,透過支持這些因看見社會破碎,而為這些黑暗生命同行,陪伴他們能再次站立、融入社羣。當中,有兩間在外地關注「人口販賣」的社企,透過被拯救的女性她們人手製造的東西,能讓生活在香港這大都市,但同樣是世界人口販賣的「轉運中心」,讓作為門徒的我們,重新認識耶穌基督復活福音的大能。另外,也有聘用更新人士的搬運公司;幫助言語表達障礙,包括支援自閉症兒童學習的機構;非洲宣教士帶來當地的產品,將售後的得益,成為資助當地受苦的基督徒等等。教會,成為耶穌基督與社羣之間,讓人看見天國所發生的奇妙事情的玻璃幕牆。

  一百一十六年前(1901年),天父一直帶領香港浸信教會從建立、植堂、回應社會需要,到今天仍不斷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與會眾一同經歷香港不同年代處境,面對不同社會變遷,而讓耶穌基督的教會在這裏紥根及成長。這是一個關於等候、學習、讓人看見,與回應的天國故事。

   (本系列由彩坪浸信會支持跨堂會文字小組撰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