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與墨蘭頓


2766 期(2017 年 8 月 27 日)
◎ 路德的蘋果樹 ◎ 張振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路德釘上《九十五條》的原意並不是另立一間教會,但他在一五二一年被驅逐出教會之後,以他當時的處境並不能再公開推動甚麼事情,所以,如果沒有心思細密,能言善寫的墨蘭頓在一五二零至一五三零這十年作為夥伴,我們甚至可以說,真的有機會連路德的臨在觀都可能失傳。

  墨蘭頓(1497-1560)出生於德國南部的布雷滕(Bretten),家庭生活頗為富裕,父親為軍隊製作軍備,母親家族營商,他和路德一樣是語言天才,自小熟習拉丁文,一五零九年只得十二歲,便已入讀海德堡大學,三年後即一五一二年轉往杜平根大學,在這階段涉獵希臘文,並且成為希臘文的學者,他在一五一四年取得杜平根文學碩士學位,時年十七歲,不可說不驚人。畢業後,於印刷廠擔任審稿的工作,他不斷接觸不同的書籍,加上他的語言天份和閱讀能力,很快就已經出類拔萃。

  及至一五一八年,威丁堡大學聘請他擔任希臘文教授,他於八月底到達了威丁堡,同一時間,威丁堡大學中的一位神學教授就是馬丁路德。路德於一五一七年三十四歲時釘上《九十五條》,墨蘭頓當時二十歲,尚未與路德見面,他二十一歲到達威丁堡大學,自此之後,就與比他年長十四歲的路德並肩作戰,為改革教會而努力。路德在一五一八年上半年要參與「海德堡辯論」,十月則迎戰教廷樞機主教迦耶坦(Cajetan),到一五一九年,路德面對天主教神學家厄克(Johann Eck),墨蘭頓當時也在會場,他倆聯手應付厄克,這就是有名的「萊比錫辯論」;及後,當路德在一五二一年沃木斯受審而被藏於瓦特堡之後,教會改革這場開展的巨浪直到信義宗教會成立的歷程,那轉捩的幾年時間,就由墨蘭頓承擔過來。

  最特別之處,是墨蘭頓其實並不是從神學教義出身的,他的專科是希臘文和修辭學,但他到達威丁堡之後,就被路德的講道和著作吸引,於是跟從了路德的神學;及後,他在一五二一年撰寫了《教義要點》(此書即為信義宗信條的起始之書)。他在一五二零至一五三零年代最主要的工作是教育,他興辦學校,自行設計課程,課程內容以聖經的十誡、登山寶訓為主軸,他催生了教義問答的作法,也着力培育信徒認識聖經,後來的人稱他為「德國教師」。

  雖然路德於一五二二年回到威丁堡,穩住教會改革的陣頭,但他已不能張揚地為德國各選侯作事,當時德國很多選侯紛紛脫離天主教會,接受信義宗教義,自然就十分器重在學術界有地位、在改革運動中是領袖、專注理性的墨蘭頓。墨蘭頓亦為各選侯在一五二七年編寫了《巡查員問卷》,以讓選侯們派出「巡查員」在自己的封地內,查考神職人員的牧養情況;其後,墨蘭頓在一五二八年再編定了《巡查員學習指引》,教導聖經的信仰和教義,以讓各封地內的神職人員能好好教導聖經。及後,皇帝在一五三零年在奧斯堡召開會議,命定要為當時德國內以路德神學為主的教會制定一套一致的教義,以讓大家能持守同一信仰。在這個諭令之下,眾望所歸的當然就是由墨蘭頓執筆,雖然其他人和墨蘭頓都知道,寫出來的《奧斯堡信條》並不是由墨蘭頓個人創作或著成,但大家卻也承認,包括路德在內,都同意墨蘭頓能夠將十多年來教會改革運動的信仰有條理而準確地寫出來,以表示信義宗教會的信仰。

  路德是一位天生神力的英雄,而墨蘭頓則是冷靜的改革家。在那一五二零至一五三零年代,兩道流星劃破長空,漆黑的天空閃出兩線光華,令人神馳嚮往。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