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


2760 期(2017 年 7 月 16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許多人抱怨香港新一代中文程度每下愈況,原因其實好簡單,就是近十幾二十年小一的中文教學法大大搞錯了。

  以前小一的中文課本(當時叫國語課),入門必然有「上大人,孔乙己」的一篇,既簡單利落,又朗朗上口。這六個字不單止筆劃少,而且很巧妙地幾乎包含了中文書寫的最重要部分: 橫、豎、撇、捺、勾、點、折。所以不論書寫也好、朗讀也好、背默也好,即使七、八歲的稚子也不覺有壓力。

  「上大人,孔乙己」不單可用來教寫字,更加是賞識中國文化的入門。「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這二十四個字,原來源遠流長,直可追溯至敦煌殘卷,至唐宋年代才發揚光大。

  一般認為這二十四個字是歌頌孔子於教育英才上的貢獻。劈頭問誰堪稱「上大人」呢?答案是「孔乙己」,即只有孔子這個人。另有說古老的版本是「孔乙已」,意思是惟有孔夫子而已,除他以外再沒有人配稱上大人。

  接着論到孔夫子的貢獻,他教化了三千人,其中七十二位更是賢士,而這七十二人(八九子,8×9=72)乃仁義俱備、知書識禮的賢人,這都是孔夫子春風化雨的成果啊。

  短短二十四個字,囊盡了中文書寫及儒家文化的精粹,既不艱深,並且活潑好玩,無怪它流傳了千多二千年,仍屹立不倒。可惜現在的小學生再讀不到這一課,連中文老師也嫌它太淺,怕學校再教這一課,會影響學校的聲譽,第一組別的地位也不保。

  於是我們的小一學生,中文課本教的是「恐龍」、「烏龜」、「慚愧」這一類的字詞。難怪小孩子一上中文課就眉頭緊繃苦着臉,因為小小手兒根本就寫不出這些字。

  中文厭惡了,連中國文化也嫌棄起來,不要怪任何人,怪的是他們學錯中文,結果是輸在起跑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