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愛看美食節目,尤其本地電視台拍的更不愛看,最討厭某些藝員以誇張口吻,大呼小叫張着塞滿食物的嘴巴,毫無美感地讚歎食物時,只覺惡心。而且,旁觀主持人食得津津有味,觀眾只有看的份兒,滿不是味道。這類飲食節目最大功能大概是誘導觀眾變成饞嘴一族,而不會提升他們的飲食品味。閱讀卻不同,由於距離讓人有更多想像空間,代入作者去體悟食物,往往更能產生遐想而躍躍欲試。
最近,從圖書館借來《充滿回憶的食物》一書,便有這種功效。書的內容摘錄自日本最大的留言版「2 Chanel」中的留言版,版主提出一個主題,由公眾接力以匿名方式續寫而成,所以每個回憶都是獨特的。作者的文筆雖然比較拙樸,但勝在情感真摯,所以照樣感動人心。
書中的回憶有些是無奈傷感的;有些是溫暖人心的;也有令人懷念的,食物並不是昂貴的山珍海錯,但因着人因着情,變得不一樣。譬如飯糰,因為是爺爺弄的,便在他離世後變成珍貴的回憶。又像第一次約會吃的咖喱牛肉,成了夫妻間永恆的幸福。還有不聽話偷吃冰淇淋而給媽媽全桶倒掉又心疼又丟臉的往事……都是當時不知道,後來卻成了難忘的美麗記憶。
少年時代最嗜吃冬菇,那時家窮,只在過節時才有機會一嚐。現在冬菇價錢愈來愈便宜,隨時都可以吃個痛快;卻因消化力弱,多吃幾隻便胃痛難當而只能忍口─真是人生憾事!現在每次泡浸冬菇,散發的那種獨特香味,仍叫我感到有種過節的洋洋喜氣。
天下間美食多的是,惟有曾經與人一起共嘗,才生出特別的意義,才成了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美食之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啟思】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