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38 期(2017 年 2 月 12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我不會蘭姐的家鄉話,也不會彈吉他。但這些無非是合宜的管道,關鍵是管道那一頭的安慰之源。在聖經中,使徒口中說出的話,是何等有力:「願頌讚歸於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3-4)巴刻說,這裏的關鍵字「安慰」(comfort),如今含義已失大半!「安慰」在今天,僅指某種方式的緩和,讓人感到舒服,讓疼痛得到緩解而已。有時,連緩和的作用也沒有,徒增噪音而已。保羅筆下的「慰」,是通過鼓勵使人力量更新,而非表面的緩解。
「我該如何去安慰⋯⋯」?每當冒出這個念頭,便覺拙口笨舌,焦慮無力;換一個角度,回顧以往經歷中「賜各樣安慰的神」如何安慰我們,必然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帶來有分量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