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
 孫寶玲談絕望中見盼望


2738 期(2017 年 2 月 1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神學路思於農曆年期間舉行一連五日「Hope Against Hope」培靈研經大會,共有二千八百人次出席。首場「開我眼睛,使我看見」研經會已於一月三十一日下午舉行,由以馬內利浸信會顧問牧師孫寶玲帶領研讀啟示錄,探討在絕望如何看得見盼望。

  孫寶玲牧師以「post-truth」(後真相)及 「alternative facts」(另類事實)兩個新興詞匯指出,今日在混亂的社會裏面難分真假,人所看到的事未必是事實。「在這樣的時代裏要『絕望中見盼望』是如何可能?人怎樣能看得見呢?」他指,啟示錄作者約翰在拔摩島看見許多異象,難免令人疑惑孰真孰假,疑問約翰是如何看見其他人看不見的事。

  他續言,從物理學可以解釋和量度人類是如何看見,今日甚至可以通過矯視手術,讓人從看不見變成看見,但卻言,即使有健康的視力,環境和角度亦帶來影響,如漆黑環境使人無法看見。他認為要看清人生和生命更是困難,因人很容易被所見的假象欺騙,說:「有健康眼睛不擔保你能看通透人生和生命,很多時候醜陋的事躲藏在美麗的後面;脆弱後面卻藏着美麗、堅強的事,我們卻都看不見。」

  被假象欺騙看不清 脆弱背後上帝所在

  啟示錄十三章提到約翰看見七頭十角的海獸,其中一個頭的死亡,正是指尼祿皇的自殺。孫牧師指,尼祿皇自殺後,羅馬帝國變得動盪,一年內三換元首,看似強大的羅馬帝國,卻一直無人看見高牆背後的脆弱。今日亦然,信徒習慣看亮麗的成績和數字,着眼於國民平均收入和教會人數增長,「我們看不見權勢背後的脆弱,同時也看不見在脆弱、無助背後的恩典和神蹟,也是上帝工作的空間和所在。」

  孫牧師數算說,耶穌開始傳道時,鄉親因認識其家人,也知道祂是木匠,就以為看得清,於是便厭棄祂;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顯得無助不堪時,大祭司和文士都諷刺祂,說要看見祂從十字架下來就相信祂;到耶穌復活後,門徒多馬也要求親眼看見,親手探釘孔才相信祂。孫牧師直言,「人總是要『看到才相信』,卻沒有思考自己所處的角度是否偏頗狹隘,或站在利益集團的角度上。」啟示錄正提醒,人所看見的事可以欺騙人,可以是權勢粉飾出來的世界,滿佈亮麗的成績,然而上主所看到的並非如此。

  孫牧師亦言,今日信徒可能看見世界是非顛倒、指鹿為馬、黑就是白,卻選擇絕望地接受,「我們看見所有人都為自己利益,不管他人死活,並相信這是世界的將來,於是跟下一代說『不用有夢想了』。我們看到甚麼令我們相信甚麼,但我們甘於這種生活?我們看見社會國家裏面,一個沒有做錯事的人關在監牢裏面,胡作非為的人可以飛黃騰達,我們就相信要繼續這樣走下去?」

  定晴耶穌看見世界 聚焦苦難或見真相

  「如果約翰看到的異象是真的,我們該如何生活?我們又如何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事?」孫牧師回應指,約翰看到人子經歷苦難,而口中的利劍就是祂的道。如果羅馬帝國以刀劍建立昇平盛世,人子則以話語和聖道帶來地上文明;如果羅馬帝國以權勢臣服世界,人子則以牧養讓人成為神的祭司;當羅馬帝國的人民嚮往紫紅色衣服,以不擇手段得到財富,人子則穿潔白衣服,反映神的聖潔光明,「約翰是靠定晴耶穌而看得見世界,通過看見耶穌基督,而看得見無數從患難中走出來的人。」孫牧師表示認同近日教宗方濟各回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政指令時說「你不能夠自稱基督徒同時拒絕難民」,因只有聚焦在苦難人生裏面,信徒才有可能看見真相。

  孫牧師引述啟示錄一章十節「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指出,在主日信徒刻意調慢腳步,打開耳朵唱詩讀經祈禱,或許會聆聽到主的話語,但更重要的是所聚集的羣體,「聚集的羣體即教會,但不一定是建制教會,而是一班願意跟隨耶穌基督而聚集的人,彼此支持、學習嘗試的羣體。」他直言自己離開香港七年,回來發現改變非常急促,可謂「秒秒新鮮」,有很多事情已非人所能控制。對於「絕望中見盼望如何可能?」,他坦言無法提供答案,只能回應:「人會因環境角度等原因而看不清楚,在是非不分、自私合理化、公義被唾棄的社會中,信徒需要一個羣體彼此提醒、守望和學習,才能在絕望中看見盼望的可能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