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朋友晚飯共聚,訂位出了問題,我打電話給負責訂位的朋友,電話不通。後來她來到後,我抱怨說你都沒有開電話,她說,這一陣子過節,太多傳送來祝賀的短片和圖像,害得她用光了每月的數據用量,只好關機。眾人瞎笑之餘,另一位朋友說,「我索性去轉換了另一個更大容量的數據服務計畫。」
不知不覺間我們都已落入消費的陷阱。網上愈來愈多人提供可愛的、合時的、有意思的、奇趣的……種種節日祝賀片段,大家都太習慣買賀卡一般隨手使用。畢竟有圖片有影像更為「吸睛」。你送過來我傳過去,數據使用量極大,尤其那些沒有wifi可用的主婦、退休人士、自雇者等,於是不斷升級電訊服務,眾人都落入電子消費的網羅。
我嫂子這一個聖誕節和新年都自己寫了幾句祝賀的說話傳給親友,老實說還真的平平無奇,不過每一個字都出於她的筆下,我不會看完了刪去﹗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意抗衡潮流——還沒有機會問清楚,還是不喜商業化的意味,但我卻因此下了一個決心,今年開始,我也要這樣做。如果真要祝賀問候,寫幾個句子便可。我希望她作為牧者,也是以此作為一個榜樣——我們可以選擇不同。
數據不夠用,跟錢不夠用一樣,都是需要檢視生活的一個時機。怎樣去解決問題,並非只有潮流大眾的方法,而更在於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要求。這也正是成長的機會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