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之旅讓我體驗這頗接近於烏托邦的國度為何快樂,但同時亦讓我看到她們的信仰危機。
從接待家庭的小教會,到瑪麗艾瓦的大教會,到漢娜愛德華所屬位於蘭德市新落成很有現代感的教會,我看到丹麥基督教會面對的危機─後無來者。恆常到教會參與崇拜或事奉的似乎都是年紀較大的一羣,年輕人相對較少。
在其中一次以「丹麥人的教會生活」為題的演講中,講者指出雖然基督教到目前仍是丹麥國教,但丹麥人卻愈來愈遠離教會。講者其中一句話給我最深印象:「丹麥人週一至週五都很愛教會很尊敬教會,但週日卻不去參與崇拜。」這是值得深思的。
講者還提到丹麥人一生最少去四次教堂:嬰兒浸禮、堅振禮、婚禮和喪禮。丹麥百分之七十五的嬰兒都在教堂接受浸禮;到十四歲就接受堅振禮─成人禮─這是最關鍵一年,少年人來到教會學習聖經真理,學完通過堅振禮之後,部分人從此頭也不回,願意留下來的便成為教會生力軍。然後就是結婚,雖然愈來愈多人寧願去市政廳辦理簡單手續,但想跟親友分享喜悅的人,仍會選擇到教堂行禮。到最後離世,當然就在教堂舉行喪禮。教堂,只負責見證丹麥人的生老病死。
愛德華在另一次講座中曾提及,丹麥之父葛龍維將整本聖經的信息都寫成詩歌,丹麥人從小在學校唱熟了,詩歌成了最好的教導,聖經的道理也因此深入人心。這說明了詩歌的重要性,也說明基督教文明在歐洲的根基如何深厚。不過,詩歌總不能代替聖經的教導啊!
丹麥人口老化,鄉村教會逐漸沒落,提醒我們要趁着白日,在年輕人身上多作主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