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由心—成熟領袖的六個要素》(呂慶雄、劉忠明合著)在「品格建造」一章,提醒牧者自我管理,保持身體和情緒的健康。「善待自己,因為我們都是神所造的,領袖既為典範,總不能常以病者、工作沈溺者姿態出現。事奉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領袖要以良好的身心靈狀態應付着長時間的競賽。」書中介紹了華理克牧師在教會推廣的「但以理計畫」,以聖經中但以理在巴比倫的素食為例,在教會宣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個計畫有五個F構成:
信心(Faith):生活行為的改變,靠的是從神而來的力量。這是第一步,不要以生活習慣、工作需要為推諉的理由,以為舊習難改,相信靠神一切皆有可能;
食物(Food):享受神的創造,食得健康。有些蔬菜,食其原汁原味,更品嘗其本身獨有的香氣,使身體受益的同時,亦能體味神創造的奇妙。
健身(Fitness):設計符合自己情況的運動,操練健康體魄。不必跟風做某種運動,結果一曝十寒;不妨根據年齡和身體特點,找到循序漸進的健身方式;
聚焦(Focus):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的習慣、每週的休息時間、運動時間、靜思獨處的時間。改變壞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這豈不就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的操練嗎?改變的結果,既造就了自己,也使他人受益。
友伴(Friends):持續改善生活習慣需要與友同行,互相激勵。需要常常與朋友分享自己因改變而帶來益處的見證,既是分享,也是彼此守望、鼓勵。
活得健康,身心靈平衡,事奉更加有力而持久,這本身就是美好的見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