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是全方位實踐愛的人――包括同工


2710 期(2016 年 7 月 31 日)
  ◎ 各司其職 ◎ 志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 電郵推介 電郵 :: 臉書推介 臉書 :: 推特推介 推特
 

  所有專業人員工作時,都以其專業知識來作思考,例如律師一說到法律意見和打官司時,必然以最基本的白紙黑字,人證物證來建構論題,以確定搜集證據的方向和判案的觀點等。這樣,牧師工作時又怎樣思考?

  牧師的專業應該是實踐愛心,每一位信徒和每一位非信徒,都期望牧師的說話和行為都充滿愛心。我們就從這點去思想牧師的專業。牧師是最前綫的教會工作人員,理應最直接表現上帝的性情,上帝是愛,那樣牧師也就是愛了。基督教最強調的是關係,上帝和人、人和人、人和世界的關係,而串連這些關係的就是愛。雖然我們知道人性是敗壞,牧師是人,所以也有敗壞的一面,但始終多差勁也有個譜,況且牧師是一種全時間、全天候的召命,也強調以生命影響生命。能夠成為牧師,也必然有三、五、七年的牧養經驗,再加上神學院的學習,基本都有十年實踐愛心的操練。

  曾遇過一些很好的牧師,凡事以別人得益處為首要考慮,講道預備充足,內容以造就他人為主,鼓勵弟兄姊妹行善,探訪和代禱都很用心,醫院殯儀館兩邊跑,但凡遇到甚麼事情,以非常專業的精神,即以愛心為依歸,說出聖經的教導和自己的看法,再慢慢教導弟兄姊妹。以上說來好像很「人版」,但其實牧師這職分只是做回一個正常人而已,一個充滿喜樂平安,精神奕奕,並且常常願意祝福他人的平凡人。一個漁夫可以做牧師,一個售貨員亦可以,一個會計師也可以,一個大老闆都可以,只要他是一個肯被上帝使用,願意跟隨上帝的旨意實踐愛心的人,就可以當牧師。

  也遇過一些牧師,他們對信徒非常有愛心,無微不至,隨傳隨到,對於執事的需要和關注的事宜,萬事都有商量;但他們卻對同工們很涼薄。對於這些情況,之前我也很迷惘,為甚麼一個牧師對着同是上帝兒女的會友和同工,態度竟如此天淵之別。最初認為他是壓力太大,有些心病而已。但因着這類同工實在不少,於是嘗試提供一個解釋,原來在被稱為牧師的人當中,基本上仍然有兩類人,一類是來打工的;另一類當然是牧養的,當你用打工的專業來解釋就一清二楚了。會友是提供薪金的服務使用者,同時,能圍攏愈多的會友就一定對自己的前途有利;相反,同工是職業上的競爭者,當然不會被置放在親密關係圈內,更甚而言是打壓的對象。這種解釋或許未必能解答所有情況,但起碼應該是一種提醒,如果你常常存有認為同工不好,就要小心自己是否在打工,而不是牧養。人性很容易使我們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自然而然就會不自覺地以保障既得利益和減低威脅的心態來處事。但牧師是上帝的僕人,凡事應該以全天候二十四小時,任何地方對任何人都需表達上帝的愛心,包括對同工,我們要有這種想法。

  教會的信眾希望牧師全心全意,全人全力地去表現上帝無條件的愛。對於任何人,任何事都一律以愛相待,對未信主的人、對弟兄姊妹、對同工都一樣。因着要不問收穫地愛每一個人,因此,牧師會吃很多虧,被人誤會,不敢為自己的利益太多籌算,所以弟兄姊妹願意以奉獻金錢來養活這位上帝的僕人和他的家人。所以,牧師不單是打一份工,而是盛載着弟兄姊妹的期望和祝願。因此,我們真心地愛一切人,愛弟兄姊妹,愛同工,愛未信主的朋友,愛敵人……等等。

  下期題目:請先為牧師代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Card image cap

聯會歷史文獻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香港基督教醫療服務發展歷史」

連結瀏覽
Card image cap

「基督教與香港」講座

連結瀏覽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