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紅土。我真喜歡這個稱號。就是紅磡土瓜灣的簡稱。
土,本來就有味道有感覺,令人感到實在,本身也有顏色。現在加上一個顏色的字,變成紅土,令人連繫到某個地方或某個地方的情感,好像更加真實。
這裏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叫「土家」,是土瓜灣故事館簡稱。因為土家,我好像也成為紅土故事的一小部分。我在這裏認識了不同的社區工作者、社工、義工、街坊。
我看到家庭主婦在這裏切菜包餃子炒餸煮飯,小學生放學後跑到這裏換衫做功課。孩子找不到母親,又走到這裏,借用社區工作者的手提電話聯絡媽媽。「我在土家等你。」一幕幕舊時鄰里的情懷。
「土家」是一個社區平台,希望連繫土瓜灣的街坊,及收集他們生活的小故事,並推動街坊參與、規畫、設計自己的社區。「土家」在鴻福街。這條街本來就特別,街頭有一空地,像小廣場,居民在這裏集會開會。我問身邊的中學生,如果住處樓下有這樣的地方,他們會在這裏做甚麼?踢毽、踢足球、打羽毛球?他們一臉迷茫,好像都不懂得在街上蹓躂的樂趣。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他們從未踏足土瓜灣這部分的區域。這裏的舊樓店舖車房招牌天線令同學大開眼界。他們嘗試做一次「社區重建記錄員」,用手機拍下重建區的景物,我提醒他們留意區內走動的貓狗,嘗試記下動物出沒的位置。我希望他們去感受舊區事物、留意舊區的生活特色,並為這個將在幾年內完全消失的舊區做一點工夫。
暑假好像特別多學習團。我們看到行人路上有幾位年輕人圍在一起,他們正在聽一位中年男士分享他個人的社區故事。我們即場加入。原來他在建築地盤的鐵絲網放了十多盆小盆裁,很精緻的擺設。他希望綠化這個地方。我們聽着他說話,像走進奇人奇事奇觀的故事,或許當我們走進這個社區,我們都在編寫社區故事的另一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