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閱讀很重要,甚至關乎生命,但兩者之間有甚麼關連?
上月,基督教出版聯會週年大會上,李錦洪先生(《時代論壇》社長)以「閱讀,轉化生命」為題,勉勵出版同工要堅守崗位。內容中,尤其點出閱讀在這個年代的價值,還有與生命的關係。而這「生命」並不單指個人,甚至可指向出版機構和城市的發展。
個人生命
社會變化愈來愈急速,不止科技,還有文化、政經環境皆然。我們身處這個充滿改變的年代,往往需要透過閱讀,才能看透世情,以致有能力與世界接觸。閱讀能開拓我們的眼界,使讀者養成與古人對話的能力,讓我們能夠鑑古知今,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以面對今天。這種智慧十分重要。因為世界在不斷改變,甚至有時我們連自身在社會的定位也未能好好確認,而閱讀能夠讓我們察知真象,不致於被時代潮流擺佈。由此看來,閱讀也帶來一種自我救贖的能力:讓人不必要依靠外來幫助,透過咀嚼文字和思考,發現生命的可能。而這種「發現」的能力——想像力——更關乎我們是否看到上帝的奇工。處身不斷變化的時代洪流裏,要撥見日,我們就需要這些從閱讀而得的智慧。
機構生命
閱讀風氣愈來愈薄弱,相信是很多出版機構面對的困境。這亦令業界內很多人才流失,實際的影響是:報業衰弱,喪失有水準的報道;出版社喪失專業編輯,令世界真假難分。基督教出版的責任,自然包含助人分辨善惡的部分。但是處於這個環境裏,可以怎樣重新提振閱讀風氣?
這方面還是需要先由出版社本身着手。李錦洪社長認為,出版社內需要做到人人閱讀的目標,不論是編輯、銷售,還是其他崗位的同工都需要閱讀。雖然工作內容不一定涉及處理文字,但肯定都與推廣閱讀有關—如果本身不愛閱讀,又怎樣說服別人?而且這個「人人閱讀」的目標看似困難,實際十分容易:假設以四人一組,各自選讀一本書,以一張A4紙摘錄書中要點或閱讀心得,然後定期碰面互相交流。如此,同工就可以從閱讀和交流中得益,學習以不同目光、不同角度看世界,於個人和機構也有幫助。機構能鞭策同工閱讀,閱讀氣氛就慢慢從機構擴展開去。
城市生命
近年香港面對不少社會議題,我們從中可以見到很多撕裂,令社會一分為二:生活上分為有能力置業與否、兩代獅子山精神、教會是否參與社會等。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的是慎思明辨,因為各種各樣的學說鋪天蓋地,網上世界又有泛濫的資訊。如何得知孰真孰假?這需要我們多下苦功閱讀,否則面對似是而非的說法,我們可能受其蒙蔽,又或者意興闌珊而棄之不顧。
總結
閱讀,讓一切成為可能,我們自己是否相信?
它除了幫助我們閱人閱世,還是機構和城市裏必不可少的發展動力。面對傷痕累累的世界,上帝今天仍然透過文字說話,我們若要看得明白,就要好好培養閱讀能力。李錦洪社長勉勵聽眾:不要想可以改變世界,也不要空有口號,但求世界不要因我們而變得太壞就好。要做到這一點,看來還要靠我們好好緊守崗位、好好閱讀,才有望能夠轉化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