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教與神學反思本土現象


2708 期(2016 年 7 月 1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國神學研究院已於七月四日,於該院舉辦「非閱本土──從宣教與神學反思本土現象」講座,由該院實踐科助理教授葉美𡣖老師、神學科副教授李耀坤博士,分別從宣教及神學角度回應。

  李耀坤博士表示,近代本土意識孕育於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因天星小輪加價引起的騷亂,加上本地流行音樂和電影崛起,慢慢建立了本土意識。近期他留意到多個共通點,如反對發展主義、地產霸權、官商勾結和保存庶民生活記憶等,故而引發一連串保育和反高鐵等社會運動。

  對於本土意識,他引述神學家奧古斯丁的言論:「一羣聚集在一起的理性存有,他們藉着同意分享大家所愛之事物而聯合起來。」意思是,這羣共同體聯合的基礎在於他們所愛的共同事物(common objects of love),若該事物愈美善,共同體便愈美善,反之亦然。「昔日羅馬帝國人民熱愛看鬥獸表演,他們就會變成麻目不仁和殘酷的羣體,所以共同體美善與否,便要視乎他們愛的事物的本質。」李博士又引述奧唐納文有關「分享契通」(communicatio)的說法,進一步指出羣體透過分享所愛的共同事物,分享者會產生共同的自我認識、確認對方為共同體成員及生出對共同體的愛等,「當中特別具代表性的共同事物,會建立起一個意義結構,例如看到終審法院的正義女神像,便會聯想起香港的司法制度和公平審訊等。」他強調,這羣體在自己地方中分享共同經驗,有助提升彼此間的歸屬感,這正正解釋了為何本土概念能觸動人心,原因是它與人生命中一些深層情感連結起來。

  維護共同體美善

  他指,共同體本身有分享共善和傳遞價值的重要性,故基督徒不應輕視他們,但提醒不論本土的意念有多可取,也不可自我絕對化成為專制的意識形態。正如《創世記》中提到人類希望與天比高,故聯合起來興建巴別塔,「這是一個試探,不論官方或本土民族主義都容易掉進此陷阱,小心由『共同分享』異化成『全面效忠』。」其次是基督徒有責任維護共同體的美善,辨別所愛的共同事物之真偽優劣,幫助他們抓緊真理。他強調,信仰羣體對本土有特別的責任,但仍是大公教會,即全地教會都屬基督的身體。所以當教會着眼於本土的同時,也要放眼地域外的鄰舍,因地域不應是銅牆鐵壁,而是一道門讓我們與外界交往,這正是本土尊貴的地方。

  建構民族種族性

  葉美𡣖老師則分享於蘇丹宣教的經歷,反思當地與香港的情況。她分析當地呂巴族人建構種族性的方法,再對比香港。第一,當地人透過身體外型及族名建立身分,香港人則以行為表現或口音分辨自己人;第二,當地人與香港人一樣,都是先以出生羣體根源和地理位置,建立身分認同;第三,當地人着重「共有記號」,如爭取母語教學、在被迫遷徙處仍堅持節期、文化和習俗等,建構種族性;至於香港人則抗拒寫簡體字,也有獨有的文化節期如書展、美食節、動漫節等。

  她引用《出埃及記》一章八至十六節的經文,指埃及新王苦待以色列人,他們的種族性正面對威脅,上帝於是重新建構「神的子民」的種族身分:在名字方面,上帝重申衪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又透過逾越節、安息日等禮儀節期,建立以色列民的共有記號,同時頒令律例誡命進行文化重塑,藉此建構出「神的子民」的種族性。

  是次講座約有二百人出席,會眾與講員一同探討相關議題,思考基督徒在處境下的角色和責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