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托腮凝視,有些殫精竭思,或仰望天花,或俯視地板……他們都竭力展開回憶的翅膀,飛入自己歷史的長廊,然後把要追憶的片段,重現紙上。近六十位的基督徒,於初夏四月聚首於突破青年村,參與由基督教出版聯會主辦的「2016基督教文學回憶書寫營」。
以朗誦黎海華老師的詩劇《大漁夫的話》作為序曲,重現彼得那夜雞鳴前後的矛盾與追悔,也揭開莫非老師傳授「記憶書寫」的序幕。老師指出,上帝透過我們的故事,向我們說話;屬靈回憶能找出生命的意義和在上帝故事裏的角色。我們可以和上帝一起合寫我們的故事,朝祂引導的方向去規畫生涯。
老師要我們畫出「家」的泡泡圖,也畫下兒時印象最深刻的房間,重繪家庭的祕密,尋回童年時的屬靈經歷。回憶像電影蒙太奇的拼貼組合撲面而來,再次認識自己從原生家庭所塑造的性情,從而切割、轉變和重整。我們學曉以波浪線顯示人生的高山低谷和平原,從而窺視上帝如何帶領自己。學習緊湊但有趣。我們又回望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曾經如何對我們啟發、感染、塑造,甚至折損。
幾天來我們隨着老師一鋤一鋤的挖掘自己的黑洞,逐漸暴露出人對我、我對人的傷痕。不少營友在練習中黯然淚下。老師引用Rimi的說話教導我們如何看待傷痛:「哪裏有廢墟,哪裏就有寶貝。」欲卸下傷痛的包袱,就要學習用語言來「除魅」,用說故事來重新詮釋傷痛。在書寫傷痛故事練習中,我們梳理出某些重大傷痛的原因、後果、對方的理由、我可能有的責任。不要讓傷痛控制自己,用寬恕代替報復,在傷痛中發掘屬靈的洞察。
經歷「傷痛療癒」,營友從教室走到青年村的草坪,遠眺吐露港小島默然,八仙嶺羣峰起伏。忽地輕風拂面,一種安閒自得的輕省,從心底深處油然升起。今年是我連續第四次入營了,期待明年你也同來,享受這精采的文字盛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