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些信徒不讀聖經,認為聖經已經過時。其實,聖經中許多處境,和今天並無分別。就像大家熟知的五餅二魚神蹟,當時的境況說穿了就是一句話:人很多,食物卻不夠。放眼今天香港以至全世界,同樣有很多人卻沒有足夠食物,因此有老人家要到快餐店吃別人的剩食,或到街邊摷垃圾桶。
面對這樣的事實,大家都看到了,但如何回應呢?
一種是與我無關,無能為力。「我們從哪裏買餅叫這些人吃呢?」(約六5)
另一種是自我奮鬥派,綜援養懶人,放狼追羊才能令羊不斷奔走,養出跑得最快的羊。「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裏去,自己買吃的。」(太十四15)
又有一種叫有心無力派,經濟現實派。「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吃一點,也是不夠的。」(約六7)
最後,大家熟悉故事中奉獻五餅二魚的小朋友,是少數派。因着他的付出,這個神蹟才得以成就。
耶穌當然可以立即餵飽眾人,但衪要的是大家一同參與,將餅傳開,從中教育門徒,將這點薪火延傳下去,成為這神蹟的真正意義。
今天基督徒在香港就是少數派。香港有許多貧窮人,而基督徒的力量卻有限,但正正當你愈去愛人,反而愈被人愛;愈關懷別人,反而得着更多人的關懷。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在二零一六年已擬定多項工作,包括推行第六期兒童發展基金計畫,啟動青年向上流動嚮導計畫,推廣網上學習課程,幫助基層向上流動,打破跨代貧窮。
同時發展愛心飯堂、愛心待用飯券、Peacebox復活節祝福大行動、與Rainbow Foundation合作為基層家庭提供挪亞方舟活動,一方面鼓勵基層融入社區,同時鼓勵教會走出教堂,進入社區。
還有響應聯合國國際滅貧日推動「1017唔食都得」運動,以及繼續推行「教關10.10.10抗貧運動」,支援東涌、荃灣、油尖旺、觀塘、深水埗、沙田的伙伴教會網絡,作合一見證。
今年,教關更開辦關懷貧窮事工證書課程、信徒回應貧富不均使命課程,參與世界華人福音會議發表行動模式研究報告、香港扶貧委員會高峰會等,倡議有利民生的政策。
這代表教關做了很多嗎?不。教關只是流通管子,是神手中的工具,面對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的貧窮問題,單靠教關做不了甚麼。盼望全港過千間教會、數十萬基督徒一同參與,拿出大家的五餅二魚吧!
「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太十四20)
李炳光「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