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路思培靈研經會
 再思教會使命與盼望


2687 期(2016 年 2 月 2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神學路思主辦「天國與人間」培靈研經大會首場研經會,已於二月十日假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陳龍斌主講,從耳熟能詳的好撒馬利亞人故事(路十25-37),再思教會在地上的使命,並鼓勵信徒坐言起行,關懷眾生。

  拒絕凡事規畫 正視社會需要

  律法師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29節),陳龍斌想像,如果耶穌回答他說鄰舍是眾教會的肢體,律法師可能會自信地回應自己都做到了。現時的教會、信徒也經常渴望上帝為我們界定服侍對象、禾場,然後拼命作工,但這個問題背後就反映「總有人不是自己人」。不過耶穌的提問,其實就是「那個被打至半死的人,是否你的鄰舍?」

  陳龍斌直言,鄰舍不是某種事奉對象的範圍,而是生命的質素和狀態。「這個鄰舍並非有計畫地幫助那被打至半死的人,而是有遊俠的心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因此當他看見別人有需要,第一個問題不是「這人是否我們的對象」,甚或開會商議;而是看見他人的需要,就流露出生命質素。「現時的教會喜歡說行公義、好憐憫,公義彷彿已變成口號,可是有多少人有俠義精神?看見不平事會表態?」

  他又想像,經文沒有提及好撒馬利亞人遇過多少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有需要者不斷出現,就很容易出現過勞的情況。「耶穌與律法師對話的整段經文,仍然離不開律法的規範,意即假設社區和社會都可以實踐律法;若律法也未能解決問題,就出現這個故事。」他提醒信徒須注意社會的政策和制度,有否行出上帝的心意;而教會則要發現政策和制度遺漏的人,盡量關注和解決需要。

  學效耶穌榜樣 適切關懷社會

  故事中亦提及客棧(34節),好撒馬利亞人照顧受傷者之餘,也請店主幫忙。陳龍斌說:「客棧之為客棧,其真正功能就是適切照顧與關懷。今天教會在地上能否成為社會受傷者歇息的地方?」《路加福音》也記載,耶穌出生時沒有客店接待祂;好撒馬利亞人故事其實也不必然需要有客棧出現,他認為耶穌希望我們思想,原來好撒馬利亞人是有同工的,這間客棧願意與他一起照應有需要的人。

  在香港最寒冷的日子,部分教會願意開放成為避寒中心,他指這固然值得感恩,但真正的露宿者要有撒馬利亞人請他們到客棧去,而不單單是接載他們。此外,在前線努力服侍受傷者的同工也可能落在艱難之中,因為若我們的國度和眼光只落在自己的堂會,就會忘記他們的需要。

  「你去照樣行吧」中的「行」字在《路加福音》只出現過三次,均是有關「怎樣做或行才能承受永生」。陳龍斌直言,我們一般對福音的理解,是坐着等上天堂,然而福音是預先給予我們的,要承受這份遺產就是今天在地上「照樣行」。他認為教會「離地」的原因是「坐得太多」,故他勉勵信徒學效耶穌的榜樣,坐言起行。「真正的行是與耶穌一起與社會同行,走遍各城各鄉,看見眾人」,並成為社會的祝福,看見社會的需要,「做個真香港人」。

  面對不義壓制 經歷上帝同在

  此外,神學路思亦於同日舉辦培靈會,由香港神學院專任講師趙崇明主講,鼓勵信徒面對香港社會的困局時,回憶上帝帶以色列人出埃及、陪伴他們漂流曠野的作為,從而發現其同在與盼望。

  他指,舊約聖經有不少行旅的故事,而出埃及正是有關異鄉人流落異地(埃及)的故事。以色列人當時受暴力和不義政權的奴役和壓制,可是耶和華「看見、聽到、知道、明白其子民在水深火熱的痛苦」(出三7-10),就如香港人因社會發展而感到迷失、無助、怨憤時,「你是否還相信上帝如同昔日一樣,聽見我們的哀聲,知道我們的苦情?反而我們又是否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出埃及記》中,可見上帝訓練摩西成為政治領袖,他曾三次介入爭執,其中一次出現身分危機後他逃到米甸,「這個流落是其迷失身分的重要象徵,上帝似乎是要他明白其政治身分不能建基於地上的國族身分,他只能建立天國子民的國族身分認同」。他續指,出埃及雖然是政治解放行動,但並不止於地上的政治鬥爭,「摩西不代表埃及或以色列人,而是代表上帝在地上參與政治,他一生只向上帝效忠」。上帝也將摩西訓練成流落者、邊緣人,因為出埃及以後他要過流落的生活,並受託帶領以色列人成為放逐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