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新一代信徒
 首重溝通建立關係


2668 期(2015 年 10 月 1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隨着學校推動通識教育,新一代年輕信徒習慣以批判思維面對信仰、教會及其領袖,牧者既要營造一個供信徒討論信仰的平台,又要傳遞美好的信仰價值,當中確實存在挑戰。明光社已於九月二十九日舉辦工作坊,主題為「如何牧養質疑傳統的新一代」,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尖沙咀迦南堂堂主任關浩然牧師強調,牧養年輕信徒必須花時間建立關係,聆聽他們的需要。

  「如果牧者平日沒有與年輕人建立關係,基於傳道人的權力,每次見面只是督導訓斥,他們不會聆聽你的說話。」關浩然牧師認為,教牧可從埋身門徒訓練入手,除了協助他們建立靈命外,更要鼓勵弟兄姊妹彼此守望,遇到困難時返回團契尋求幫助。因此,教牧的角色就是要賦予年輕人遠象,讓他們離開禮拜堂也有羣體牧養的概念,藉此互相豐富知識和經驗。

  共同構思信息內容

  他表示,牧養年輕人未必需要發展新事工,但卻要在舊有事工裏加入新元素,例如事先告訴年輕人將要在主日崇拜宣講的信息,邀請他們私下對講道作回應。這樣年輕信徒會感到自己備受重視,又能以另一方式參與事奉,他笑言牧者只需將預備講章的地點移至茶餐廳,結果已大相逕庭。此外,講道內容亦要與會眾生活環境及信仰經歷相關,讓年輕人對信息有感應和共鳴。

  他又提到,教牧開辦主日學課程前,可先了解年輕信徒希望學習的內容和原因,並衡量自己的能力作出教導。「由於他們有份構思主日學的內容,因此必須要求他們委身參與直到課程完結,而非有時間才上課。」年輕人喜從生活經歷看信仰,因此亦要邀請他們回應所學,分享行道的經驗,否則真理不可能進入其生命。

  建立關係非朝夕之事,關鍵在於付出時間關懷對方,關浩然牧師建議牧者每週最少花八小時與年輕人溝通,當中包括面談、電話及以社交媒體來往聯絡,再為他們代禱。「只要肯花時間相處,他們會覺得你對其生活和信仰掙扎感興趣,你的宣講和教導才有感染力,他們也更願意聽你的說話。」

  重新思考牧養心態

  「年輕人應付學業已分身不暇,若教會只管要他事奉,目的是為教會內務服務,他會覺得這是一種行政吸納,搶奪他寶貴的時間。」因此他認為,教牧同工應檢討現有平台及牧養心態,其目標不應是在禮拜堂內參與事奉,而是訓練他們離開禮拜堂後於世界活出門徒的生活。他舉例,部分年輕信徒早前因參與雨傘運動缺席教會聚會,「這可能是一個牧養場景,牧者同樣可走到現場,陪伴信徒反省信仰與社會的關係。」

  關浩然牧師坦言,教牧身處堂會環境內,未必直接受到前線社會的衝擊,相反羊羣「較」活在瑪門社會內,每天都面對信仰與社會生活的掙扎。他呼籲教牧同工應多進入羊羣的困境思考,又以軍隊形容兩者關係,「若未能賦予能力給前線士兵在戰場作戰,後方的訓練者有責任重新部署訓練。」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