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基於政治或其他原因,最終有所謂「白武士」入股亞視,令它暫免清盤厄運,但亞視氣數已盡的事實,已無從逆轉。
最近香港有份報章的娛樂版,以偌大篇幅報道亞視幾近六十年來的滄桑變化。報章以「我們所懷念的亞視」為題,勾畫出由上世紀一九五七年開始,亞視前身「麗的呼聲」啟播,成為香港第一間電視台;至七三年易名「麗的電視」,及至八二年被澳洲財團收購,香港商人邱德根以一億港元取得50%股權,再易名「亞洲電視」。
今天許多人看亞視為一個笑話,但原來亞視的歷史充滿傳奇,更有過驕人的輝煌成就。「麗的」時代由英國白人主控,當時香港社會說不上富有,家中有一部麗的呼聲有線電視機已算大富之家,看「麗的」代表高尚的品味。七八十年代是亞視的風光歲月,蕭若元與拍檔麥當雄在亞視前身的「麗的」時代創作了《鱷魚淚》、《浮生六劫》、《天蠶變》、《大地恩情》等經典劇集。亞視同時又培育出不少天王巨星,包括張國榮、張家輝和黃秋生。至於今日香港人不感陌生的董驃、林建明、劉志榮、潘志文、徐少強、萬梓良、蔡楓華、莊靜而、吳耀漢、萬綺雯等,幾乎全部都在亞視亮過相,為香港人帶來不少美麗回憶。
一所歷史悠久、陣容強大的電視台,由盛而衰,弄至最終拖欠員工工資,而股東們又四分五裂,各懷鬼胎,幾令機構陷於失控。這教訓其實可不容輕忽,許多大公司、大企業、以至學府、教會和福音機構,當執掌者不思進取,尸位素餐,只謀求私利,或只計較個人榮辱,結果必然陷墮「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的田地。
話雖如此,但若基於政治考量有「白武士」斥資入股,亞視又必多捱幾年。正如好些教會機構,經營不善而長年虧損,時時出信求助,也常有善心者以「白武士」姿態出現捐獻助危,但救得一時救不得一世,機構若不果斷自我更新,厄運必定難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