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差不多三個月的雨傘運動,看到香港社會的撕裂。佔領行動結束,但撕裂情況未見縫補的曙光。社會的現況繼續如此,對社會的發展只是害多於利。要建立和諧社會,社會各階層人士都應努力,學習聆聽不同意見,避免對立,更不要引起矛盾。
對建立和諧社會,縫補撕裂,政府所做的比任何人更重要。可惜的是,我們看見他們所言所行的,不是着眼於縫補撕裂,反而是挑起更大的矛盾和對立。
在運動期間,政府官員與學生對話,答允撰寫民情報告,將社會對政改不同意見向中央反映。這份報告最終於一月九日出爐。雖然這份報告可以說是「沒有感情」,但不能說是「沒有立埸,沒有結論」。報告被批評像學生剪報那樣,並且只是小學程度而已。但報告的結語則指出,「嚴格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相關解釋及決定,讓香港如期依法落實二零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央、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這結論剛與香港的現況有差距。
民情報告中沒有檢討管治問題、行政立法會間不合作的問題,甚或為甚麼有建制人士建議特首辭職,更沒有提及有「外國勢力」支持佔領。但在另一場合,特首又言之鑿鑿的指出,市民可以看到運動有「外國勢力的端倪」。作為政府首長,言論應要以事實為根據,這樣含含糊糊的言論,並不顯出光明磊落的道德,亦難以理服眾!
特首剛發表施政報告,提及香港大學學生會所出版的《學苑》,有提倡「港獨」之嫌。作為特首,對出版內容有意見,可直接寫信給編輯,甚至可將信的內容公開。但這警告與施政有何關係?
這些言論,只有挑起更多不滿的情緒。在位的有權勢,但亦容易誤用權勢造成破壞社會的和諧,撕裂更甚。聖經說:「作官的原不是要使行善的懼怕,而是要使作惡的懼怕。」(羅十三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