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是我們屬靈的「家」。在這個「家」裏,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因着信仰耶穌基督的緣故而互為肢體。這個「家」能為我們遮風擋雨,在其中互相支持,讓我們在世奔走天路而不覺孤單。然而,有些肢體,因着不同的原因尋尋覓覓,到處奔走,卻始終無法對「家」產生歸屬感,他們不是無「家」可歸,而是有「家」而不想歸,或者因着某些原因有「家」歸不得,甚至有些人最後離「家」而甘願流浪。
個案一:邪靈附體而不得釋放的她
她在教會附近的商場經營一家小店,以推拿拔罐等傳統民間療法為人治理傷患。我已記不起是誰把她帶來教會,也不曉得是甚麼原因她會來教會。有一個弟兄為她禱告的時候,覺得她身上有邪靈的攪擾。有一次弟兄和他家人到她店裏去看她,果然看到她的店裏都是偶像,他在靈裏也看到了邪靈的彰顯,即時為她禱告,並鼓勵正在慕道的她棄絕和拆毀偶像,專心尋求神。而她的神情呆滯精神渙散,在靈裏似乎有很深的轄制,弟兄於是在探訪後把情況告訴了牧者,尋求牧者的意見和跟進。
也許牧者實在是太忙了,而弟兄姊妹實在也缺乏對付邪靈的經驗,弟兄心裏很着急,牧者卻沒有行動,她的問題無法解決,漸漸地她也沒有再來教會了。
過了一段時間,她在教會附近的一條天橋上一躍而下,肝腦塗地。
我知道此事後心裏十分難過,如果肢體們可以對她的需要更為敏銳,如果牧者聽說她的狀況後採取行動,如果教會可以同心為她禱告尋求聖靈的幫助,如果……如果……這樣的發展和結局是否可以改寫?她已經踏足過「家」,可是「家人」卻沒有留住她,但願上帝憐憫她。
個案二:不擅與人相處的他
對他來說,能夠一個人來到教會,已經是一個極大的突破了。但是「家人」始終無法找到一種讓他和大家都感到合適的相處方式。
他有很嚴重的口吃,而且與人說話時,眼睛緊盯着人,讓人感到被逼視而不自在,他的表達總讓人無法理解,當別人表示無法理解他所說的話時,他就會表現得很焦急和煩躁,話就愈說愈快,愈快就愈亂。「家人」其實已經相當有愛心和耐性,都會好好地聆聽他,但因為聽不明白,所以不知道該給予怎樣的回應;別人說的話,他似乎也聽不懂。所以大家都很包容他。
可以理解的是,人總是傾向與談得來的人接近,這是人之常情,即使在信仰羣體中也是如此。當大伙兒在一起很有默契地聊天說笑時,他卻找不到插話的機會,也無法明白笑點在哪裏,即使有些「家人」願意充當巴拿巴,即使「家人」再怎麼努力,他還是感到被冷落了,他與其他「家人」始終格格不入。他不想勉強大家,也不想勉強自己,所以不再來教會。有肢體倒是定期關心他問候他,大概瞭解到他有在別的朋友邀請下偶爾去一下不同的教會,卻始終沒有穩定下來落地生根,十多年了,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家」。
個案三:有情緒和精神病的她
她相信上帝,也知道自己需要祂。她也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屬靈的「家」。但因為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有時候覺得「家人」對她的關注太少,她就感到情緒低落;有時候又嫌「家人」對她的關注太多而覺得煩,覺得「家人」不明白她!有時是故意惹人注意,有時候又刻意逃避別人的注意,情緒波動起伏而讓人無所適從。也因為精神病的緣故,有時語焉不詳,前言不對後語,說的話有時是出於自己的想像而虛構,讓人聽起來真假不分。
有幾次她突然鬧自殺,卻原來只是想引人注意。後來有一次,她深宵在街上碰上了意外,給弟兄姊妹打電話,大家不知道要不要信才好,她於是覺得弟兄姊妹不愛她。於是她換小組換教會,並談論弟兄姊妹不相信她不愛她。「家」換了又換,就是覺得「家人」都不好,不想再回「家」。
教會是社會的縮影,在社會上遇到的人,在教會裏也有機會遇到。一個人能否留在教會裏,除了是他與上帝的關係之外,也在於他與弟兄姊妹的關係,這就需要雙方的努力。在類似的個案裏,我實在看到人的能力有限,就求聖靈給予眾教會牧養的智慧,給予眾牧者牧養上的恩賜,也給予弟兄姊妹加倍的愛心和耐性,隨從聖靈的帶領,讓他們有技巧地幫助情況特殊的弟兄姊妹融入屬靈的大家庭。
在香港,教會就像便利店一樣到處都有,只要人們願意,隨時都可以加入任何一間教會成為其中的「家人」,但很多人始終無法有「家」。有時我會在禱告中想起曾經來過又離開了的「家人」,如果他們失落於救恩以外,我會覺得難過,求主帶領他們找到合適的「家」,靈命得到餧養,能與其他肢體結連,一同成長,一同奔走天路,求主垂聽我的祈禱,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