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
——「派奶粉的」教會


2629 期(2015 年 1 月 11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價格成本上漲的今日,貧窮問題日益嚴峻,全球仍有超逾十二億人活在極度貧窮(赤貧)狀態,每日靠不到1.25美元生活,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以來,貧富不均日益擴大,全球1%最富裕的人口掌握了全球近一半的財富,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呼籲國際合作,清除貧窮、避免社會撕裂和造成不穩定。

  香港貧富差距亦不斷擴大,去年特區政府訂立首條官方貧窮線,並計算出在貧窮線以下有超逾一百萬人(約四十萬戶家庭)生活在貧窮中,他們的收入有下降趨勢,而物價卻不斷飈升。因而有在職貧窮的家庭,在入不敷支下,惟有減少食物上的開支;有綜援家庭要補貼租金而節衣縮食。政府雖然推出短期食物援助計畫,不過,仍有許多有需要人士因不合資格,或援助期限太短仍求助無門。香港前線福音機構,聯同教會推出愛心糧倉服務,提供食物以補短期食物援助的縫隙,在關心食物需要之餘,亦關心求助者其他方面如心靈上的需要,為他們禱告,並向他們傳福音,教會在社區中亦能發揮愛鄰舍的見證。

  糧食短缺,需要食物援助,就勾起上一代許多人的回憶。五十年代初期,香港幾乎變成一座巨型的難民營,人口急增至223萬,其中有150萬人是自一九四五年後到港的,港府當時抱着「這批人遲早都會離開」的心態,只是間接地通過一些志願團體提供援助,港府只負責協調、提供資料等工作,沒有真正拿錢出來做福利,反而當時許多內地教會來港開展事工,很自然的承擔了長期和大規模的救濟工作,當時教會不分宗派,總動員參與救濟,給難民或受火災、水災之苦的災民提供食物、衣被;開放教會為收容所、並提供建屋材料,又直接興建平房區,難民營供難民居住。教會所提供的救濟大都沒有保存救濟品的價值金額、受惠人數等收據,不容易確實衡量教會救濟工作的規模和成效,只能從零星報道或那一代人的口述來了解。五十年代的基督徒往往被稱為「為餅而來」,教會是「派奶粉的」。姑且不論這些言詞是褒是貶,均說明了一項事實,教會長期地大規模從事經常性的救濟,以致被定型為「派奶粉的」。

  回想當時我們家也領取教會派送的物品,雖然那時並沒有因此而信耶穌,但教會的愛心關懷卻已深印在我們心中,父母親們更認為參加教會的小孩子會比較乖呢!五十年代的教會全力投入關心難民,而難民大部分是從事勞動工作,因此,五十年代的教會也相當基層。昔日的教會面對社會的實況,站在被社會忽略的羣體那邊,這樣,宣道者所宣講的信息就能進到受眾的生命中心,而成為力量的泉源。今日要向貧窮人傳福音,就必須知道貧窮人的痛處是甚麼?我們願付出代價去關懷他們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