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向度—憶父親


2607 期(2014 年 8 月 10 日)
◎ 文林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家父吳植霖,於二零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六時五十一分,在靈實寧養院辭世,在世享年一百零三歲。家父在廣東恩平出生,時為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之前。三年前是民國百週年,家父還笑說他的年紀比中華民國還要大。他先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也經歷過世界經濟大衰退、國共內戰、韓戰和越戰,當然也目擊香港由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的整個過程。猶記得幾年前,回家吃晚飯時,電視正播出「當年今日」,剛提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畫面是黑白的,而且菲林太殘舊,畫面很多雪花,家父突然對我說:「我也見過羅斯福。」這當然是真的,三十年代他在美國打工,當時正值經濟蕭條,但他半工讀的完成了大學學位,唸的是飛機設計工程。

  出身於貧寒家庭,家父才十來歲與表親乘船往美國謀生。只在短短幾年間,由原本完全不諳英語,至可以說和寫流利英語,他真的比一般人勤奮。大學畢業後,他很快便找到工作,原本也大有機會入籍做美國公民,但他竟選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回流中國,加入中華民國空軍,在重慶國軍服役。

  家父由年幼至中青年階段,皆面對生活的顛簸。由於他生性樂觀豁達,不拘小節,待人以善,加上他在美國紐約半工讀的時候信了主,參加浸信教會的聚會,所以他常說人生有上帝看顧,甚麼也不用懼怕。自中國政權易手後,他由重慶帶着新婚太太(我的生母)輾轉來到香港。雖然人生路不熟,加上學歷不被承認,找工作很不容易,但他仍能沈着和淡定面對一切。

  我的生母為父親生了四個孩子(我排行第四),但因急病猝然離世。可以想像那日子他一定是很徬徨,既有喪妻之痛,又要撫養四個十歲都未足的兒女,但家父本着驚人的適應力,處變不驚,更獨具慧眼,為孩子們找到一位賢德的母親。這位母親待我們四人如己出,她也為家父添了兩個兒女。

  家父為人豁達開朗,知慳識儉,對家庭極具責任感。記得我們年紀小時,他每逢週日下午就帶我們到九龍塘的四角花園;或是荔園;或是沙田紅梅谷郊遊。他很少責打我們,只是以身作則示範待人處事的道理。

  今年農曆年初五,家父不適入院,基本上這大半年就在醫院及寧養院度過。每次我去探候他,都在智能手機的You Tube下載他喜歡的聖詩和歌曲,他尤喜歡聽《中華民國頌》和《梅花》,另外無線劇集《愛.回家》的主題曲,他也極喜歡。

  家父曾是軍人,一生忠貞愛國,當然他也愛主愛人,在他身上我們學會了使徒保羅所說的愛的四個度向: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父親,感謝您教曉我們的一切!

  是期稿擠,「城市心靈」暫停一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