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我是誰


2595 期(2014 年 5 月 18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日傳媒廣泛報道,在土瓜灣的鐵路地盤,掘出遠至宋代的聚落古蹟;那是七百至一千年之前的先民生活遺址。如此前所未有的考古發現,意義重大,勢必補白本地的零星往昔歷史。然而香港社會慣常只重視事物的現實應用價值,因此如何保存這片看來沒有現實應用價值的人文精神項目,也意見紛紜。

  回看教會,可惜少有重視歷史的。教會都熱切積極傳揚福音;可是「信耶穌」就只是搭上救主,信徒對於由耶穌至今的二千年教會,多是一片空白。更加令人不解的,一般堂會也少談自己的由來,會眾又安於自己對堂會的「不明來歷」知識!

  也許認定歷史是沈悶的,亦認為歷史跟救恩無關,歷史是無實用價值的;一般教會少有述史,有些即使在堂慶之時也只是輕輕帶過而已,又或者堂慶時只數列事工發展,絕少會個別緬懷前人的貢獻。還有種種奇怪的原因,教會有時卻會提起著名的西方宣教士,目的是為了推動宣教事工。教會有時也會提起會外的名牧,目的是為了推動忠誠事奉。不過教會總少提及自身堂會的前人。

  不多堂會懂得珍重而記下自身堂會的前人,即使是鞠躬盡瘁的牧者及信徒領袖,都由得他們過去而湮沒淡忘,好像生怕高舉了個人似的。其實這些前賢才是堂會貼身的活生生見證,是後輩正在承受着的、可以親自體驗的事奉榜樣。

  中華文化原本極度重視歷史。認識源流根本,追尋自己從何而來,既是對前人的敬重,也是在了解自己的現況背景,由此而體會自身的時代角色,促發健壯的承擔精神,好好地為自己定位,有力地履行繼往開來的使命。

  這項歷史承傳的原理,也見於教會的世代傳承。隨着戰後嬰兒潮一代的退休期屆到,交棒與接棒,是教會現時的急逼課題,着緊任務。上一輩交出的,是怎樣的棒子?下一輩要承接的,是怎樣的棒子?優良傳統與更新活化,怎去析辨?也許必須補上堂會歷史以至教會歷史的向度,才產生周全健康的交棒與接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