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填海,從來就是香港的都市發展模式,自英國人在殖民地上居住,迄今經濟迅速增長,人囗每日添加,樓房的需求愈趨熾烈,政府和市民都為蝸室的問題頭痛。雖然近年環保思想漸趨普及,不少人也關心郊野公園和海岸保育問題,但官員和地產界人士仍希求向一些尚未開發的土地埋手,又或以填海方法去解決燃眉之急。
若單從簡單的數字推算,佔香港四成多土地面積的郊野公園似乎十分浪費,因為香港的可建樓房面積還不過26%左右,把大量土地凝固恐非明智之舉。但若仔細研究,不難發覺房屋的實佔面積遠超乎這個數字,因為房子的配套設施,如公園、道路、垃圾收集站,甚至乎旁邊的學校、商場、停車場、巴士站,電壓轉換中心,濾水廠、高速公路的噪音緩衝區等,其實也是因應樓房內的居民而建,不可分割。嚴格而言,護土斜坡、路邊樹木和草坪、文娛設施及郊野公園,都是為滿足居民需要而立,與生活息息相關,不能謬然興廢。香港的生活環境擠逼,郊野地帶是香港的市肺,又是野生生態環境、自然界的資源,乃上帝賜予香港社會的恩物,怎可以胡亂大興土木蓋建高密度房舍?審慎規畫才是正軌,無論如何,保育優先乃大勢所趨。
當然,保育的原本意義就是「管理」,管理就不會是「凝固」和「原封不動」的意思。我們應追求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決斷根據,在取捨時也要以公眾利益、公眾價值觀、公眾參與和公平依法為依歸。畢竟,規畫新市鎮和加建房舍不等同小孩子的「樂高」玩具鋪砌,千萬不要淪為「造屋運動」,必須整全和有規則地去設計,而且在最起始時就做好「環評(EIA)」,實踐「地球管家(Stewardship)」的忠心職責。
至於樓房內的環保措施,包括教會、學校和社團的建築保育,由一羣專業人士聯合制定的「香港建築環境評估標準(HK-BEAM Plus)」內有明確指引,可供參考。在今天,把房舍設計成「零碳排放」再不是遙不可及。環境保護,從心開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