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72 期(2013 年 12 月 8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也因此,住在對面的我們,也天天晚上「享受」免費照明。即使放下窗簾,但縫隙中還是透進光來。躺在床上,得避免某些位置,否則一線強光剛好照在眼皮上。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近乎沒有黑夜的晚上。好容易盼到對面大廈維修竣工,某一天,忽然發現外面暗暗的,對面大廈後的山坡又再黝黑一片,只見隱約樹影團團。樹木在黑暗中似是一片寧靜,似乎它們也終於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了。
天父造光、造日夜,在祂的創造中有日有夜,原意就是讓日間活動的生物—尤其是人,按時休息,也換夜間的生物上場。人類發明照明,爭取了更多活動時間,也令文明的推進更快。只不過,現代都市因為消費的影響,濫用照明;為了廣告、為了形象、為了人的怠懶,很多照明都是不必要的,卻又長期過量地使用着。都市夜間大放光明,影響不單只是看不到星星,而是影響了環境,令許多生物—也包括人類生活失調,過量的碳排放更是長遠而廣泛地影響全球。
黑夜,彷彿被放逐到遠方去,但黑夜蘊含天父慈愛的心意,因此總是人心所渴望的。拜金的社會想要驅逐黑夜,但普通小老百姓,總是懷想那令人沈沈酣睡的黑暗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