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範昭垂


2558 期(2013 年 9 月 1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政商元老、恆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昨日於香港殯儀館設靈⋯⋯中央掛有『德範昭垂』橫匾,兩旁輓聯則寫上『一生已竟千秋業,百歲長留偉彥名』。」 《明報》22.8.2013

  利國偉老先生辭世,靈堂中央掛有「德範昭垂」四個大字,作家吳靄儀在她的報章專欄如此描述:

  「利老的靈堂匾額上寫着『德範昭垂』,工整端正,那輩中人,無論在朝在野,『德』也是至要的。一個人總要活得有尊嚴,而尊嚴來自己所尊崇的典範,不是來自赤祼祼的權力威勢,更不是倚賴他人的呼諾奉承⋯⋯而是在於品德學養。」

  有說利老先生的逝世代表香港一個時代的終結,這可指向殖民地時期的結束,也可指向行政和立法局議員皆無直選的時代結束,但可能更為真實的,是指所謂儒商、殷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以前的商人儘管都深諳營商之道,但亦多配以高貴的品行操守,這正是利老靈堂中央掛上「德範昭垂」而不是「營商有道」的原因。

  利老先生曾任香港某華資銀行董事長,香港上了年紀的市民大都記得該銀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一直以穩健、可靠、殷實、親切的形象出現。銀行的裝修格局偏向保守(甚至有點兒老土),借貸嚴謹,但職員笑容可掬,態度親和,必恭必敬,女的還穿旗袍,而銀行門口多站着一個持鳥槍的印巴裔保安,對每一個進門的老街坊示以微笑。

  但今日該銀行亦已「形象革新」,門外再鮮見印巴裔護衞員。最近有超過四十年歷史的窩打老道分行還終止了一般銀行服務,「提升」至所謂優進及優越理財中心。以前陪伴着這分行成長的坊鄰客人,多已變為銀髮長者,有的還患上腦退化或認知障礙症,但幫襯了幾十年的銀行還是不辭而別。

  德範昭垂再不是今日香港商人的本色,這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