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公民抗命的信仰及教會反思


2540 期(2013 年 4 月 2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以公民抗命形式爭取普選的消息,僅三個月,全港已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市民得悉有關行動。其發起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為活躍的基督徒,對於近日全城討論違反法律的公民抗命是否符合聖經教義,他與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郭偉聯,出席四月十九日晚上,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基督徒民主教室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公民抗命的信仰及教會反思」公開交流會,與信徒共同思考政制與民主、神學與歷史等議題,吸引約三百五十人參加,現場座無虛席。

  戴耀廷教授指公民抗命出自馬丁路德金抗爭種族隔離時,因進行非法遊行以致入獄,他據馬丁路德金監禁時所寫的《從伯明罕市監獄發出的信》(Letter from Birmingham City Jail),指進行公民抗命的元素包括進行違法行為、參與者會承擔法律責任、參與者未必直接受到不公義法律影響、參與者違犯的法律未必是不公義的法律,以及公民抗命的目的是要喚醒社會上的其他人,他說:「最重要是為公義目的去做。」

  有人質疑戴教授不談判就選擇公民抗命,他解釋公民抗命是要透過非暴力行動,製造社會張力,迫使社會面對現實,最終希望達到真正的對等談判,「延遲的公義就不是公義,再等就永遠都無。」亦有質疑他以非法行為爭取是鼓吹人蓄意犯法,但他認為現時的選舉制度有等級之分,基督徒有特權選基督教選委,不是被壓迫的一羣,但其他人沒有特權,這是歧視人、不公義的法律。

  有人說他激進,他沒有否認,反而笑着認同:「馬丁路德金也說公民抗命可能真是很激,但耶穌都很激,如果激進中有愛,就是推動。」他提到馬丁路德金曾對白人教會沒有為黑人民權站出來發聲而感失望,今日他感同身受,熱淚盈眶哽咽地說:「當時教會不走出來,成為了今日的提醒。我更加明白佔中是要觸動每個人心,無論信徒與否、有否選舉特權都要面對良心。」

  郭偉聯教授指聖經中有比法律更高的命令,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及容許門徒拾麥穗,祂清楚自己是犯法的,但更高的道德價值比法律條文更重要,因為上帝的命令才是恆常的判斷,那是:「盡心、盡性、盡力地愛上帝,也要愛人如己。」他認為無論是路德、還是加爾文,他們談及衝破法律條文,實踐更高的命令時,他們本身沒有顛覆性的概念,只渴望制度裏的變革,盼望有良性的進展。

  郭偉聯續言歷史中亦有非暴力的「抗命」,如貴格會(Quakers)不會挑戰政府的權威,承認政府的合法性,但有勇氣向政府表示某些法例有違他們的良心與信念,以致他們無法遵行。該會曾推動廢除黑奴運動、婦女平等運動及反戰運動,活動已不再是純粹的「反抗」,更是教育其他民眾,使他們明白自己可以過另一種生活。他明言:「公民抗命一定有爭議,並引發爭論,但信徒到底需要有道德的抉擇,暴力抗命、非暴力抗命還是沈默應對。」

  在交流環節時,出席者踴躍提問及發表意見。其中羅秉祥博士的發言得到掌聲如雷的支持,他引述出埃及記,縱然法老收回放逐承諾,以色列人被追趕時仍是惶然無懼地走,他認為特區政府早已承諾普選,後來反口,今日「佔中」只是爭取應有的權利,無懼之有。戴耀廷教授最後坦言「佔中」只是一場博奕:「我假設對方是理性,會選擇大或小的損失,但無論成敗都已在上帝的手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