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面對社會各種危機
 應合一存謙卑與上帝同行


2540 期(2013 年 4 月 2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與香港基督徒學會主辦「基督宗教與危機中的世界」課程,由四月九日至五月二十八日(禮拜二),晚上七時至九時三十分 ,在香港基督徒學會舉行,共八節課。課程除探討神學概念,以致現今所面對的食物、消費、教育及國籍身分等等充滿危機與不穩定的問題,基督徒如何從靈性、想像、公共及私人可能關鍵的理念回應。

  「基督宗教與危機中的世界」課程首講,已於四月九日晚上舉行,由區可茵博士主講「合一運動與世界危機」,她表示,普世合一運動(Ecumenical Movement)是二十世紀以來基督教內的革新運動。自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面對冷戰﹑核武﹑生態﹑恐怖主義﹑貧富懸殊等危機,教會意識到合一見證的重要性,以彰顯信仰的公義、平安與盼望。她鼓勵信徒從昔日的合一運動理論及精神,懂得放下自己的執着、傷痕,回歸當初神創造的和諧。

  區博士提到,首個為普世合一運動成立的機構,普世教會議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設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並在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第一次會議,主題為「人的無序與神的設計」。其聲明:「基督使我們屬於祂自己,祂不是分裂的,我們尋找祂就尋找到別人。在阿姆斯特丹,我們重新將自己交給祂,並與彼此立約,創立這個普世教會議會。我們決意走在一起。」當年該議會盼望在教會尋找「可見」的合一,聯合共同見證,為破碎的世界帶來醫治及和諧。那是史無前例有眾多教會聯合迅速回應世界危機。

  在世界冷戰時期(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九年),產生了「使命」及「合一運動」的新模式,名為「哥伯尼式革命」,其指出,上帝才是一切使命的中心,而不是教會,教會不要把「教會」看得太重,要謙卑下來,以上帝為中心,共同完成不同的使命,一切使命的目的只為了彰顯上帝。區博士又表示,合一運動的突破,在一九六一年在新德里的會議上,東正教及五旬宗教會加入成為普世教會議會的成員。在那段時期,該議會期望有更大的合一,一切建基於以基督為中心,更多教會同來多些關心社會公義及和平。另外,近年來普世教會議會加入更多年輕基督徒成為其成員。

  區可茵博士身為普世教會議會青年委員會成員之一,亦是該課程統籌,她表示,現時神學院的課程多重視聖經訓練,對於信仰理解,全建基於聖經。盼望藉該課程,讓信徒了解合一的重要性,從更寬的角度去看信仰,不單只看自身教會,還看其他教會,了解教內、教外的事情,與其他宗教,尋找共同之處,讓世界回復上帝的創造,回歸和諧。她又強調,基督徒參與社會議題,需要有鞏固的神學,清晰的立場,冀望基督徒不僅在不穩定的世代中「行公義﹑好憐憫」,還要以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該課程另外七節,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副教授夏其龍神父主講「靈性與危機」;香港中文大學兼任講師胡露茜博士主講「跨越、整全與分割」;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葉菁華教授「政經權勢與神學」;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陳順馨教授「食物與政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講師鄭漢文博士主講「教育與價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教授主講「國籍與邊界」;由香港公平貿易動力主席趙善榮先生「消費與浪費」。另設有一節為公開講座,於六月一日(禮拜六)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尖沙嘴加連威老道33號)舉行,由胡露茜博士、葉菁華教授及區可茵博士回應和總結整個課程,並帶領學員深入反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