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1 期(2013 年 2 月 24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明報》15.2.2013
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短短幾天內共有七十萬人次內地旅客入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逾三成。
未有「自由行」之前,香港的農曆新年假期市面大致平靜,一方面是部分市民回鄉度歲或出外旅遊,另一方面就是大部分商店暫停營業,酒樓食肆也多休息,起碼初一至初三如是,所以即使是鬧市如尖沙嘴或銅鑼灣也是冷冷清清的。
但在過去幾年,農曆新年假期成為了自由行旅客消費購物的熱點。鬧市擠滿了人,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有人滿之患,地鐵車廂擠得水洩不通,酒店賓館以至時鐘酒店也爆滿。專做遊客生意的商家只爭朝夕,當然樂見吸盡自由行消費,盡快賺到盆滿缽滿,不會有任何異議;但一般市民大眾就被這幾十萬自由行大軍擠到無地可容,試問現時道地的香港市民,敢不敢在這假期內帶孩子到迪士尼樂園或者海洋公園?
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自由行誠然為香港帶來龐大的收益,但自由行經濟猶如煙癮酒癮,雖有一時之快,倒如谷起香港零售業和增加就業,但又掏空了香港城市面貌。水貨囤城、藥房及金舖佔領鬧市的街頭、租金勁升至刺激物價不斷上揚、老舖小舖被趕盡殺絕。如此香港的經濟產業一面倒的傾斜,而自由行旅客無止境的湧入,這種「超負荷」亦使原本的旅客遊覽經驗大打折扣,令香港的旅遊業逐步「俗流化」,長遠必趕絕歐美日韓等遊客,這已是近幾年出現的徵兆,實不容忽視。
聖經《傳道書》早有警告:「禍患的時刻忽然臨到,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傳九12下)當一切去得太盡而沒有節制,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刻,我們可要儆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