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敬博士主講
 猶太聖經神學精要


2472 期(2012 年 1 月 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李思敬博士《詩裡藏真》乃引導讀者發現隱藏在詩歌裡的上帝,並知道上帝的同在。

沈志超表示讀經是超越一個宗教的框架去閱讀。

當日聚會約有一千六百人參與,座無虛席。

  由漢語聖經協會主辦,九龍城浸信會協辦的《詩藏真》-猶太聖經神學精要專題講座,已在本月一日(元旦日)下午於九龍城浸信會圓滿舉行,是次講座邀請《詩藏真》主編李思敬博士主講,各界約有一千六百名人士出席。

  《詩藏真》一書是探究舊約聖經文學中的詩歌體裁,引導讀者發現隱藏在詩歌的上帝,以文字來感動信徒的心,又指引信徒看見和聽見祂,並知道祂的同在。該書由漢語聖經協會在二零一一年十月最新出版。在講座上,漢語聖經協會總幹事沈志超先生表示:「信徒讀經是一件很好的事,需要帶一個甚麼框架是很重要,讀經是超越一個宗教的框架去閱讀。」

  李思敬博士表示,《詩藏真》作者是一位猶太學者Harold Fish,當知道此書有翻譯本時,感到很興奮。因為從一個猶太人角度討論聖經,其實是討論聖經的神學,由文學手法入手,最終是討論上帝啟示的訊息。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當時新約仍未完成,在新約提到的聖經是指舊約。在新約教會一段時期,聖經只是舊約,並曾獨立存在於教會。而在路加福音二十四章四十四至四十五節,耶穌提到聖經是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這不是猶太人的聖經,而是我們的聖經。過去歷史上,有猶太人、外邦人、還有中國人拒絕耶穌或接受耶穌,這是各個民族出現過的事實。因此,我們信徒要明白這是讀經要澄清的第一點。

  他又表示,學者Johanna Philip Gabler發表,以如何分辨聖經神學與教義神學問題?並提出一個濾水器方法來過濾真的聖經材料,成為純正的聖經神學。這五個過濾方法分別是(一)以歷史文法方法;(二)整理不同歷史時期的資料;(三)分辨哪一些聖經資料受時代的限制;(四)融會貫通當中共通之真理;(五)結合歷史共同觀念。其實,有關猶太聖經神學,在啟示錄二十一章九至十四節提及新耶路撒冷是羔羊的新婦,乃指整個教會,而教會包括十二支派,十二使徒。另外,耶穌說浪子兩兄弟的故事,是比喻猶太人是兄長和外邦人是弟弟。

  李博士指出《詩藏真》作者Harold Fish在書中教導猶太人討論猶太人聖經,是由以斯帖記開始。在這書卷,猶太人看見當時波斯帝國,從印度到古實版圖,有一百二十七個省,國力是非常強盛。後來,波斯卻被希臘所滅,在第一章中,可見細膩的文字形容波斯王宮的瑰麗榮華,這是猶太人亡國的被擄的世界,亦是今日美國華爾街的世界。作者指在二章十五節:「她別無所求」,去形容以斯帖;二章十九節:「他坐在朝門的人」,來形容末底改,而最重要事件皆發生在朝門。六章一節:「王睡不覺」,是整個書卷的事件發展之轉捩點。Harold Fish總結以斯帖記全書沒有提到上帝,正是認識祂的最好切入點,乃是讀經的最好方法,從故事的連串巧合及權力鬥爭看見上帝的作為。

  此外,李博士以《詩藏真》提到論及義人受苦的約伯記,再作闡釋,約伯記大部分內容是對話,屬於戲劇類。在一章二十一節論及受苦問題,二章十節提及接受苦難。至於一章二十二節,二章十節及三章一節,說到約伯咒詛自己出生的日子。而三章十一節,十二和二十節,論及義人為何受苦之矛盾。可見,約伯從人生現實出發,他問為何有生命,有光明,轉而他接納苦難。

  在創世記說神造光,約伯問有關光明的問題,他問上帝為何創造生命,創造光明?如七章十七節,約伯引用詩篇一句:人算甚麼,他問上帝創造人,是怎樣的一個上帝?正如以賽亞書四十五章九節和六十四章八節,泥土豈可問造它的呢?李博士指,Harold Fish總結約伯記,只能在聖經創造教義中,找到這弔詭之處。

  李博士總結說聖經神學並不單是邏輯思維。而舊約聖經並非是系統神學,是容易明白的,當中蘊藏神的奧訊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