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辦學及基督徒教育工作者回應國民教育


2515 期(2012 年 11 月 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自特首辦宣布接納「開展國教科委員會」的建議擱置國教科指引後,辦學團體下一步該怎樣走呢?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於十月十九日舉辦了「天國崛起──回應『國民教育』系列」之「教育的本質與內涵──教會辦學及基督徒教育工作者如何回應國民教育的推展」講座。當日的分享嘉賓為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校長戴德正及香港教育學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博士。講座於晚上七時半舉行,有基督徒教育工作者及關心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的人士等約六十人出席。

  基督教教育需重新定位

  從學校角度,戴德正校長認為學校不能避免與國家交往,但學校的角色是訓練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過程中最重要是讓學生有機會從多方面作反思。他一直反對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的主要因素,是由於原有的學科課時已相當緊密,若要增設「國民教育」科目,最終被取代的必然是宗教科。他形容國教科帶來的爭議是價值的爭奪平台,他表示會提醒自己,鼓勵基督徒教育工作者謹守信仰的核心價值。他認為基督教教育需要重新定位,當中要讓學生以基督徒的角度去看國家,以及現今的香港社會:「聖經科不只是說故事,而是在不同處境中的應用。」他認為政府暫時擱置國教科會給他們更多時間處理這些問題。

  學校需提升學生的德育、國民意識及承擔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前任會長盧龍光牧師表示,該會教育部於今年七月已開始探討一套生命教育,當中包括德育、宗教及公民教育等課題。據他分析,世界多個國家都以教育作統治國民有統一的思想及價值觀,但過去香港在港英政府統治下教育卻沒有太多管制。回歸後中央政府希望收回教育權,但香港人一向的中國公民意識相當薄弱,加上六四運動帶來的負面印象,一方面知道中國的影響力,同時亦希望脫離中國的影響力。

  他認為國民教育本來不是那麼壞,因為香港人正正缺乏為國為民的意識,了解中國是香港人不能逃避的。他指特區政府希望盡快將香港人與中國的現況接軌,但要香港人對中國的身分認同不是一朝一夕能處理的事。他坦言,於回歸前已希望香港有國民教育,在殖民地政府的管治下,讓年輕人建立對社會、國家、民族觀念及中國人的身分。盧牧師引述香港聖公會的前任主教何明華會督說:「一個國家民族的身分是上帝給人一個重要的學習課室。」故此學校有責任讓學生有機會探索其國民身分。盧牧師指反國教運動至今證明香港人的影響力:「現今的機會得來不易,辦學團體應好好利用現時的空間更好運用撥款及資源,並提升他們的德育、國民意識及承擔,讓學生的生命更豐盛。」

  重構有理據的公民教育

  梁恩榮博士盼望在反國教等社會運動的激情過後,下一步應回歸及重構有理據的公民教育。他認為公民教育涵蓋面比國民教育廣闊,且強調包容性強的普世核心價值,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公義等,比起具排他性及可能激起民族矛盾的國民教育更廣為國際社會接受。

  他表示,公民教育的核心就是政治教育,包括人權和民主的國民教育。根據《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學與教育學中的公民理想》作者Heater,知識方面應包括與「法律/民事公民身分」、「政治公民身分」和「社會公民身分」相關的知識,此外也要培育相關的「美德/價值觀」、「認同感」和「知性及行動技能」。當中以民主教育、人權教育、法治教育、國民教育和世界公民教育為五大焦點。他憂慮學校會傾向避免政治議題,只保留道德價值等題材,但他認為這做法不利於香港民主發展。他建議老師從不同角度,批判地鼓勵同學深入反思及討論各觀點,最終立場應由學生決定。 他強調公民的定義是「在政治羣體裏,按法律擁有權責和相關認同感的成員」,故此公民教育的核心應是政治教育。為了重整公民教育他與一些學者共同設計一套公民教育指引,現正收集不同學者的意見,盼望該指引能引起更多人關注及參與,將來成為公民教育的參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