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內鴻標兄:
《自然的教會發展》是過去十五年我在教學及領袖訓練課程學員必讀的書之一,吾兄引用由八片木塊組合成為有盛載效能的水桶,與作者用一棵植物只要在合理環境就會自然生長的比方來形容教會的狀態,實在異曲同工之妙。
健康健全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信徒對教會的心願豈不也相同?面對長期澆灌未曾經歷豐纍收成的現實,除了令人感到沮喪灰也,更應鍥而不捨努力尋找更新的出路,完成上帝對教會的心意與任務。
全書以教會的質素(質)與人數(量)的增減進行評估,得到教會存在的四種狀態:質增量增、質增量降、質降量增及質與量皆下降的教會。我特別留意「質增量增」與「質降量降」兩類最大成效差異的教會,提出兩大重點彼此分享。
傳統的存在價值是肯定並必須得到尊重,從來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能夠完全放棄傳統而延續;然而故意忽視了生氣的事實,也苦無勇氣踏上蛻變更新之路,結果不難預測。
《自然的教會發展》其中一條問題是「我認為我們的教會受傳統束縛」,在受訪的一千間來自五大洲三十二個國家的教會,質與量均增長的教會只有8%的人認為教會受傳統影響,也是四類別教會中數字最低的;質與量均下降之教會有50%問卷填寫認同教會受傳統主義捆綁,也在四類教會中名列前茅。麵包店老闆經營多時每天均賣剩大量麵包,總不能坐著怪罪現代人愈來愈不愛吃麵包,或埋怨對手用不按傳統手法製作名目古怪的產品搶客。要不就轉型、轉行或索性結業,更合理的做法是堅信本店擁有最優質的麵粉及材料,只要決心不再一成不變而是與時並進更新業務,必能烘焙色香味與營養俱全的生命麵包。
你同意嗎?
與你同事一主的
如炳敬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投稿】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讀者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