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主日的隨想


2488 期(2012 年 4 月 29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一個寒風徹骨,淒滄的冬夜,深水埔靜寂黑暗的街頭,一個社工偶然遇到一個中年男子,手拿著一小鐵枝和紅白藍袋,不斷在廢物箱檢拾人棄置的膠樽鐵罐,當他看見有人時,立刻低下頭來急急逃避,好像自慚形穢地避開別人歧視的目光。社工為了搜集基層生活的資料,好不容易才與這位拾荒者接觸,並瞭解其身世:原來他本是一個做鞋的工匠,受聘在大陸的鞋廠工作,負責訓練學徒,生活也過得去,便在大陸娶妻,生兒育女。但好景不常,突被鞋廠解僱,便陷入失業境況。回港尋找工作機會,但可惜人浮於事,只能做雜工維持生計,屋漏偏逢連夜雨,妻兒突獲批准來港居住,生活壓力百上加斤,除了日間工作還要夜間拾荒,藉以維持妻兒生活所需……。

  聽了這故事,心情是沈重的,這反映出香港的社會問題,和勞苦大眾艱苦生活的境況,但對這位拾荒的中年男子憑努力苦幹,不仰賴於人,不倚靠政府,保持做人的尊嚴,尊重工作的態度,不禁肅然起敬。其實我們的上一代不也是一樣地含苦茹辛,努力奮鬥,培育出我們這一代嗎?他們對香港今天的繁榮有一定的貢獻,我們坐享其成是否已將他們忘懷呢?我們對今日社會中的勞苦大眾是否存有歧視的態度而忽略了表示應有的關懷呢?

  每逢禮拜天,我們都會看見在維園,匯豐銀行地下和皇后像廣場佈滿了外地傭工,這是她們的娛樂場所,也是她們的社交場合,她們唱歌,跳舞、傾談、飲食、歡笑地享受六天勤勞工作後,一天難得的假期。這數十萬外地傭工以低廉的工資服侍了香港無數家庭,也養活了家鄉的丈夫、父母和兒女,她們背後的辛酸和悲淒故事,她們的孤寂和想念家鄉的心情,有誰能了解呢?加上她們被僱傭機構的剝削,僱主過分的要求和飽受歧視的遭遇,又有誰表示同情呢?其實她們對香港繁榮和經濟發展直接或間接都有所貢獻,我們有否表示欣賞呢?她們所付出的勞苦與收入實在不成比例,與近日報章登載的打工皇帝年薪1.7億和日薪六十五萬做成了極大的諷刺。

  今天是勞工主日,讓我們重新表達我們對勞苦大眾的關懷,在主的眼中一切勞動工作都是神聖的,在衪眼中所有工作均無分貴賤,因為衪本身也是勞動的主,「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五17)「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差我來者的工;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九4)保羅也重視工作,他對帖撒羅尼迦教會說:「我們在你們當中從未懶散過,也從未白吃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免得使你們中間有人受累。」(帖後三7-8)

  今天我們對勞動工作者的貢獻和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是否已經忽略了呢?代表主耶穌的教會又能為他們作甚麼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投稿】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讀者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