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晚說故事


2488 期(2012 年 4 月 29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小朋友自零歲開始是建立口語能力的黃金期,幼兒專家指家長每天若抽出二十分鐘,以角色扮演向孩子說故事,可提升子女的口語能力。」

  《晴報》23.4.2012

  英國作家魯益師(C. S. Lewis)曾寫信給一位煩惱的母親,信中提到:「那些『正常』的家庭,好像是一些我們不認識的家庭,遙遠得猶如十英里外的遠山。」

  魯益師的意思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世上根本就找不到十全十美的「正常」家庭。就如隨便一個晚上,你到訪香港任何一個家庭,你期望看見媽媽在彈琴,爸爸端著繪本在說故事,一對年幼的兒女倚坐在爸爸膝前,專注傾聽。孩子不用做太多的作業,父母也可以準時回家,並且在足夠的閒暇和耐性跟兒子講故事,這樣的「正常」家庭,魯益師說,遙遠得猶如十英里以外。

  香港教育學院最近有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二千多名學前班至幼稚園高班的家長之中,發現41.8%的家長每週花少於半小時為子女說故事。學者回應說,父母最好每週能抽出二十分鐘的時間跟子女說故事,這不單有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更增益了親子閱讀。

  香港的父母常說自己很忙,其實這只是表象,實際上是他們欠缺耐性和閒心。父母下班回家,帶著疲累的身軀,看見兒子的家課只完成了一小半,明天還有默書測驗,心中已煩躁不堪,試問還有甚麼心情跟他們說故事哩。

  但如果父母此時靜下心來,熱情地抱抱孩子,笑著說不如先聽爸爸媽媽講個故事才繼續溫習,兒女一定喜出望外。父母肯親近兒女,兒女才肯親近父母。父母放開心懷說故事給兒女聽,兒女長大後也會打開心扉把心事告訴父母。有了這個關係,兒女的成績不一定名列前茅,但他們一定會好好完成他們學業上的責任,而且會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魯益師說得對,完全「正常」的家庭世上難求,但只要父母樂意每天抽二十分鐘跟子女說故事,這個家庭就在邁向「正常」的路途上踏前一大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投稿】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讀者來稿】